張老豆幾乎沒有多想,就立馬道:“親家這里借的,我記這個情,將來手里騰出來了,一定立馬還去,至于你拿出來的十兩,那就算了,你自個留著吧。”
馮氏就知道會這樣,心里得意,推辭幾句也就聽話的答應了。
至于什么娘家借的銀子,那本來也是她自個的,她就知道公爹好面子一定不會白拿的,這才愿意拿出來。
要不是表這個態,讓公爹知道他們這房好,她可是一分銀子都不會拿出來的。
銀子的事情說定了,有張老豆拍板,那是絕對不會再有變卦的。
張南瓜兩口子放了心,不耐煩在這鄉下地方多待,下晌就借口回去了。
至于張老豆,望著孫兒回去讀書好上進,也沒覺得有什么,心里正琢磨著要如何湊銀子呢。
后頭的事,張棗花就學不出來了。
不過光就這些,就足夠讓張梨花聽得對大房嗤之以鼻了。
真是好厲害呢。
“阿秋,你說說,我大伯大伯娘可是厲害人呢,從來都將我爺爺說得服服帖帖一心覺得他們好的呢,如今,我看這一百多兩銀子,他要如何湊。”
宋秋聽著這一出,也是咂舌不已,大房兩口子真是好手段啊,不費吹灰之力從張老豆嘴里得到了保證,得了便宜,偏偏張老豆還覺得他們識大體孝順體貼呢。
這可比三房高明多了。
上次三房五百兩銀子就回來要了五十兩,要不是張老豆惦記著張杏花進了宮的潑天福氣,怕是也不會那么輕易愿意拿出來的。
而大房這里,一百八十兩,他卻是眼睛都不眨一下的。
“你爺他們剛拿出來五十兩銀子,手里還真能拿出錢來?”宋秋也好奇這個,要真有那么多錢,不是早就該給四房盤鋪子了嗎,畢竟這是早就答應過的。
不知四房此時又作何感想呢。
估計張胡瓜傻不愣登的,只覺得無所謂呢,怕是要氣壞苗氏了。
張梨花搖搖頭,“誰知道呢,反正我爹他們今年的工錢年初就拿回來了,等明年的,也要明年開年上工才能拿回家的,這是等不住的,再說了,那就八兩銀子的能抵個什么?我估計怕是要從三叔那里想辦法吧,我聽棗花說的,四嬸私下跟四叔嘀咕說的,三叔那鋪子如今可值大幾十兩銀子的呢!”
“難不成還要賣了鋪子?”宋秋咂咂嘴,并不看好,三房會愿意才怪。
不知道此番事又會鬧成個什么樣呢。
不過這跟他們也沒關系,銀子湊不出來,這羊毛總不能往二房身上薅,現下也沒得薅的呀。
所以這會子,宋秋一心看熱鬧,并不擔心梨花他們這一房的。
到了肖家場,照樣又買了六個大西瓜,接著往村里趕。
路上,宋秋想好了措辭,就打算幫周石頭探口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