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有,她也自己做了,何至于只賺這個方子錢
現下淀粉方子是賣了的,她不會賣粉條方子,方誨不談方子,找她供應粉條,這樣來談,自然是合她心意的。
“同方公子也是老生意合作伙伴了,我也不跟方公子拐彎抹角推三阻四的,方公子說這生意,我看也是做得的。”
方誨聽著,也不意外,他不問方子,只談供應,宋東家只要想賺錢,就沒有不同意的。
“不知宋東家這里供應可趕得上不如先就整個荊州府開始,我頭一批先要兩千斤粉條和一百壇醬料一百壇紅油,和一百包蔬菜包,你看可行”
宋秋抿唇思忖起來,一斤淀粉出八兩粉條,莊子上天天起早忙活的,一天也能出七百斤的粉條。
當天做了當天凍不出來的,得掛晾個幾天,才能收出一批干粉條來。
每天摞著摞著,都要粉條收,均攤算下來,一天少說也能五百斤成好的干粉條捆起來裝袋放庫房的。
所以一下子供應出兩千斤粉條是沒問題的。
醬料嘛,壇子訂得都有,下晌馬上就炒料就能湊出來。
關鍵的,是紅油。
她秋后收上來曬制的干辣椒所剩不多了,這一百壇一百壇的量,恐怕供應不了幾次。
畢竟,還有府城仙福來還有陸老板那里都要供應干辣椒,還有客棧自己也要用的。
當下宋秋就把擔心的點跟方誨明說了。
方誨此前也見過那酸辣粉套裝里的紅油的,隱約瞧著又辣椒殼子一樣的東西像是干辣椒,就猜到這紅油跟干辣椒又干系。
沒曾想,還真就是干辣椒做的。
這辣椒過了季,他捏著干辣椒的方子還沒開始發揮呢,便也知道宋秋不是說假。
干辣椒沒了,就只能等明年秋。
明年秋,他大量收了紅辣椒,到時候就不愁這干辣椒了。
雜貨鋪也能擺排開來售賣的。
現在嘛,要真沒了,也只能免談。
想來這酸辣粉要是沒了這紅油,怕是也要差些味道的。
想了想,方誨便道“既是如此,那眼下就先緊著在整個荊州府一些大縣大鎮賣起來,還有京城,能供應多久就供應多久,到時候沒了就停止售賣,等秋后再說,你看如何”
宋秋聽著點頭,“倒也不必就停止售賣了,其實這粉條,除了做酸辣粉,也能做菜的,不賣做酸辣粉,單獨賣粉條,也是能賣著走的。
我們客棧這些日子也上了不少用這粉條做的菜色,方公子今兒過了午飯到的,沒吃過,我這就叫廚房做了送上來,二位先嘗嘗。”
方誨一聽這粉條還能做菜的,也是驚喜。
本以為只能局限于賣酸辣粉了,還能拿來做菜,自然更好,那銷路也更寬,放在雜貨鋪里賣就更妥了。
這會兒客棧也不忙,廚房得了吩咐,很快上手就做了幾道跟粉條有關的菜上來,這些菜也是這幾天客棧的主打,喜歡點著吃得可不少,吃了那都是夸的。
幾道菜看得方誨二人都陌生得很,因為實在沒見過這樣的菜色。
宋秋便一一給二人介紹起來,一邊叫二人一一嘗過。
“這道叫螞蟻上樹,這道是豬肉白菜燉粉條,這道是紅燒粉條燉排骨,這道是酸菜粉絲湯,還有這道是涼拌粉條。”
“除此之外,這粉條還可以做不少菜的,總之就是配什么什么好吃的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