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植對此斷然否決,他對怒道:“國家何至于此?西亂自有皇甫嵩制衡,北疆有劉陳鎮守,兗豫有黃子琰(黃琬),江南有孫文臺(孫堅),幽燕有劉伯安(劉虞),京畿諸郡三河騎士又何止數萬?袁校尉勿要危言聳聽,如若董卓與常侍勾結,那更是沉水入火自尋滅亡!”
袁紹已不耐至極,他見曹操進來,便隨意安撫盧植說:“這不是紹能決斷的,既然盧尚書如此堅持,紹自會上稟于大將軍。”而后又轉首對曹操道:“孟德,你來得正好,我正有要事與你相商。”
盧植見他敷衍如此,也無意與他多說,打量曹操幾眼,便戴了斗笠離去了。曹操苦笑不已,上前到袁紹身側,袁紹對他抱怨盧植說:“這個人真是迂腐,董卓是太傅椽吏出身,駐軍河東也是太傅與大將軍許可的,還天天來對我找茬。”
曹操望了眼殿門,見盧植已遠去,方才對袁紹說道:“如今皇甫公連戰連捷,涼州戰事毋須董卓,他按理也是該去并州就任并州牧的。”
袁紹坐回案席,給曹操在身旁安排席位,搖首說道:“四月時,董卓都未至并州,此月便更去不成了。”
“什么意思?”“劉玄德陳庭堅大破鮮卑,斬首近萬級,連復并州十余城,名震諸戎。”袁紹太息著將手中捷報遞給曹操,感嘆說:“并州亂事皆平,還設并州牧做什么!”
曹操接過捷報,草草翻閱一遍,不由對袁紹笑道:“皇甫公克勝于西,繼而劉陳二君逐敵于北,國事漸漸興盛,今夜值得一醉啊!大將軍有說何時封賞嗎?”
袁紹皺眉道:“拖一拖,且等先帝入文陵。臣子理應服喪三月,故而封賞在八月時再行說罷。”
說到這里,他再正視曹操強調說:“孟德,當務之急還是誅滅宦官。宦官一日不除,朝廷一日不安!時機寶貴,若等陛下稍長,再聽信常侍妖言,建寧元年的禍事便會重演。黨錮至今約有二十余載,國之喪亂,歷歷在目,天下義士孰不為之痛心?我已說動大將軍誅殺常侍,更有一重任托付于君,君切莫推辭!”
未久,曹操便出了顯陽苑,再上馬車時,曹操看著手中外出募兵的詔令,回想起袁紹懇切的神情,不由失笑。
回到府中,他褪下蓑衣,先對丁氏說道:“你先收拾行裝,過幾日便帶子脩兄弟幾人回鄉罷,京畿橫生是非,已不是久留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