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法事結束,日上中天,‘辯經’開始。
摩柯寺前法壇升起,各教各派佛門弟子分左右列布,齊誦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利國袛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善男子,善女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往,如是降伏其心……’
法壇四周,眾僧齊聲誦念《金剛經》。
在玄辰界,如今佛門以金剛寺為首,而《金剛經》正是金剛寺的根本佛法。
所以,《金剛經》也成了玄辰界佛門各教各派最為通用、常誦的一門佛門經典。
在這佛誕大會之上,便以眾僧齊誦《金剛經》作為‘辯經’的開始。
當一本《金剛經》誦完,便有一老僧登臺,向眾僧一禮,道一聲:“南無阿彌陀佛!老僧香積寺法耘,今日所論者為《阿彌陀經》!”
言罷,老僧盤坐法壇之上,一手敲木魚,一手捻佛珠,口中如吟似唱,誦起《阿彌陀經》來。
白夜在這佛域之中游歷也有月余,對于佛門之中禪律凈密四個最大流派也有了一些淺顯認識。
據他所知,這香積寺便屬佛門凈宗一脈,是佛域之中僅次于金剛寺的三四家寺廟之一。
佛門凈宗一脈,專修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凈土的念佛法門,該法門以信愿念佛為正行,凈業三福、五戒十善為輔助資糧。奉《無量壽經》、《觀經》、《阿彌陀經》為正依經典。
佛門凈宗一脈,可以說是佛門之中傳播最廣、影響最大的一脈。
其中最大的影響,便是提出口誦‘阿彌陀佛’,往生極樂凈土的‘信愿念佛’之道。
白夜游歷佛域之中,遇上的和尚,十個中七八個都是口誦‘南無阿彌陀佛’,便都是受此影響。
這些和尚,不一定都是凈土一脈,卻也都漸漸接受了‘信愿念佛’的法門,常常出口之前先誦佛號。
便是念的不是‘阿彌陀佛’,如那六藏和尚念的‘南無大愿地藏王菩薩’,明顯也是受此影響。
顯然,凈土一脈便是在大千世界佛天之中,也是勢力不淺,影響深遠。
而對于眾多佛門信徒來說,念一聲‘阿彌陀佛’,便可往生極樂凈土,更是誘惑十足。
因此,佛門信徒之中,不管是深信、還是淺信都是常念‘阿彌陀佛’之名,傳播之廣、影響之深,更是不可盡數。
此時,法壇之上,法耘和尚誦念《阿彌陀經》已是漸入佳境。
有天花亂墜、地涌金蓮諸般異象,漸漸地似有一方佛國凈土,在眾人面前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