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倫自從接到了姜維撤軍的命令之后,雖然他一直按兵不動,甚至是封鎖消息,等待步協的到來,但事實上,司馬倫卻是暗中早就進行了撤退的準備,將整個撤軍計劃安排的十分周全了。
陣地防守是一件并不輕松的差事,但若是要比起撤退來,還真是沒法相提并論的,撤退的時候,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面對魏軍兇猛的追兵,司馬倫如果能不出點實質性的手段來,還真是難以應對的。
這兩天的時間內,除了應對魏軍的進攻之外,司馬倫考慮最多的就是如何撤退的事,為了能夠順利地完成這個撤退的任務,司馬倫是殫精竭慮,絞盡腦汁,這兩天來,他是日不思茶飯,夜不能寐,滿腦子想的都是撤退這檔子的事。
首先蜀軍一旦撤離,魏軍就會乘虛而入,畢竟對面的劉靖早已經知曉了西陵城失守的消息,西陵城一失,猇亭防線也就成為了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蜀軍的撤離已經成為了必然。
這個時候魏軍不斷地發起強攻,就是逼迫司馬倫撤軍,所以這個時候司馬倫想要玩金蟬脫殼或者是瞞天過海的招數,顯然是行不通的,畢竟劉靖在那兒死死地盯著,魏軍一旦出現任何的風吹草動,劉靖都能察覺得到。
如果司馬倫這個時候安排一部分的人馬來斷后的話,那基本上是就是白送。
現在集蜀軍所有的兵力來對抗魏軍尚且都十分的吃力,更別說只留下來一部分的人馬斷后,他們根本就不可能抵擋得住魏軍的進攻。
而且司馬倫還清楚,雖然步協的人馬從虎牙山撤下來,算是給蜀軍保存了一份力量,但同時也會遭來另一股的強大魏軍。
虎牙山陣地的存在,就是為了防范從這個方向上魏軍對猇亭的攻擊,虎牙山那邊有一條路直通猇亭的側翼,如果放任魏軍從側翼對猇亭發起攻擊的話,那么整個猇亭防線都是難以承受其重的。
所以姜維才會安排步協去防守虎牙山,構筑一道堅固的防守,以減輕猇亭主陣地的壓力。
事實也證明姜維的判斷是極為正確的,魏軍在下面進攻猇亭受挫之后,就試圖從虎牙山那邊打開缺口,只是因為步協打得十分頑強,使得魏軍的進攻計劃再一次受挫。
猇亭和虎牙山的阻擊成功讓蜀軍是歡欣鼓舞,滿心歡喜地認為他們即將會打羸這場西陵之戰。
只是誰也沒想到,就在東線戰事陷入膠著之時,魏軍突然來了個釜底抽薪,利用水軍對西陵城發起了突襲,一舉拿下了西陵城,整個西陵防線的局勢也是急轉直下,變得芨芨可危。
司馬倫也是無論如何想不通其中的關節,深處腹地防御精良的西陵城怎么就會失守了呢?
傳遞消息的信使雖然大概地說了一下西陵失守的情況,但更多的細節他卻是不知情的,這無疑讓司馬倫產生了一個很大的疑問,魏軍從水路發起的進攻,但想要攻陷重兵防守的西陵城,并不是簡單的事,魏軍如何能運送相當數量的攻城部隊到西陵的?西陵城又緣何會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失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