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成固只是一座小縣城,和漢中的其他縣城并沒有什么區別,而且它的位置在南鄭以東,距離南鄭這座郡城不遠,而且成固向東有黃金赤阪興勢這樣重要的外圍要塞,所以成固原先也只是一座并不起眼的小城而已,并沒有多少的軍事價值。
但隨著姜維斂兵聚谷計劃的實施,更名為樂城的成固重要性立刻是突顯出來了,它將會被打造成漢中東部最大的要塞堡壘和防御中心,棄守南鄭黃金等城之后,樂城也將會成為漢中東部唯一的防御支點。
王舍當然清楚自己的職責何其的重大,守住樂城,就等于是守住了一半的漢中,容不得半點有失。
姜維的計劃實施之后,漢中所有的人力物力資源都開始向漢城和樂城傾斜,陽關平本身就是一座關隘,并不需要新建,所以陽平關駐兵雖然最多,但資源消耗相對來說卻是比較少的,漢中地區的八成以上的人力物力資源,都集中到了漢樂二城這邊。
加固城墻固然是一方面,為了提高樂城的防御能力,樂城還修筑了甕城和馬面,在城墻上新建了箭塔和專門防御石彈的牛皮幕,在城下,則挖出了很深的護城壕,安裝了不少的拒馬和鹿角。
反正魏軍這幾年也沒有對漢中發起進攻,蜀軍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備戰,而王舍更是一刻都未曾懈怠,只要有時間,他就會狠抓樂城防御建設,那怕是只提高一點,對于樂城的防御都是有著莫大的好處的。
除了提升城池的防御能力之外,糧草的儲備同樣是重中之重,姜維的這個斂兵聚谷計劃,就是鐵了心地要準備和魏軍打持久戰的。
甚至姜維要求漢城樂城必須要做好長期圍困的打算,所以糧草的儲備是極為重要的,否則被魏軍圍城數月,城內糧草耗盡,再頑強的軍隊也會陷入崩潰的。
按照姜維的要求,漢城和樂城,必須要保證軍隊和平民至少兩年的糧草供給,這場戰爭說到底,就是一場消耗戰,誰能堅持到最后,誰才能贏得最終的勝利。
所以姜維對漢中防御時間的要求,最低兩年起,蜀軍這邊占據著天時地利的優勢,只要能將堅壁清野的政策一直貫徹執行下去,戰事拖得越久,對魏軍越為不利,艱難的糧道將會成為魏軍最大的瓶頸所在。
姜維自己經歷過這種困境,自然清楚魏軍所將要面對的困難,所以只要能堅持兩年之久,打垮魏軍根本就不是問題,那怕魏軍派來的軍隊再多也是無濟于事的。
人多就意味著糧草消耗越大,魏軍崩潰地只能是更快。
這場戰爭,終究還是一場持久戰消耗戰,誰能堅持到最后,誰便是最終的勝利者。
所以,對于蜀軍來說,必須要準備的充分再充分才行,畢竟他們是防御的一方,并不知道魏軍的進攻何時會來臨,只有最為充分的準備才能應付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