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野狼峪的這次伏擊戰,師纂整整地準備了兩天的時間,不過當戰斗發生之后,過程卻是極為的順利的,只進行了一個多時辰的時間,戰斗就宣告結束。
除了先頭和后隊的各一千余人逃跑之外,被包了餃子的蜀軍六千人全部被殲,無一逃脫,魏軍順利地拿下了這次的伏擊戰。
事實證明,準備的越充分,結果可能就會更理想,師纂在這次的伏擊之中,親力親為,光是野狼峪周邊的,他就轉了三四個來回。
別看野狼峪的山谷只有三四里的長度,但魏軍埋伏的地點,可都在山崖之上,每一處的埋伏點,師纂都盡可能地親自去查看,并且確定相應的位置。
在伏擊戰之中,每一個伏擊的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任何一個位置的暴露,都有可能導致整個伏擊行動的失敗,所以師纂才會親自去查看這些埋伏點,以確保這些地點不在蜀軍斥侯兵可能偵察到的位置。
別看這一戰打得十分順利,完全是因為師纂這兩天來進行了大量細致的部署和周密的安排,才成功地將蜀軍的大隊人馬誘入到了野狼峪之中,人為地制造山體滑坡封死了蜀軍的前進道路,而后又在蜀軍的退路之上安排精兵強將進行阻擊,雙管齊下,蜀軍自然是插翅難逃。
注重每一個細節,是這一場伏擊戰成敗的關鍵,當然更為重要的一個因素卻是咸魚的存在,正是因為咸魚不遺余力地慫恿閻宇出兵救援樂城,以閻宇那貨的慫樣,還真不一定肯出兵的。
蜀軍不來,魏軍再周全的布置也是枉然的,所以論這場伏擊戰的頭功,還是非咸魚非屬。
師纂緊握著咸魚的雙手,連聲稱贊辛苦了。
師纂非常理解這些活動在敵后的情報人員的艱辛,他們身處陷境,稍有不慎,就會有滅頂之災,但就是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之中,他們依然舍身忘死地進行著工作,刺探著敵人的情報,為魏軍的前進指明著道路,
魏軍每一場戰役的勝利,都離不開他們默默無聞的奉獻,每一份情報的背后,都凝聚著這些情報人員的血汗。
咸魚做為最資深的情報人員,打入敵人內部四十余年,以一次最為成功的戰績光榮回歸,師纂道一聲辛苦了,也是應當的。
咸魚告訴師纂,生擒閻宇,全殲魏軍之后,南鄭那邊只有兩千蜀軍的鎮守,防御空虛,就算殘余的蜀軍逃回南鄭,南鄭的守軍數量也不會增加太多,現在正是拿下南鄭的最好機會,咸魚建議師纂立刻進軍,先奪下南鄭再說。
師纂稍微地猶豫了一下,他此次出征的首要攻擊目標是樂城,盡管目前投石車還沒有到位,無法組織起相應的進攻,但對樂城的圍困任務那是由鄧艾安排好的。
至于在野狼峪設伏,這樣的圍城打援完全是樂城戰役的一個重要環節,所以這樣的安排并不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