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陷陣營如果這個時候出兵南鄭的話,作戰距離超過了一百里,顯然是不在樂城的范圍之內的,按照原計劃,攻打樂城的是從駱谷進軍的先登營,只是不知道出于何種的原因,先登營遲遲未能抵達漢中。
咸魚看出了師纂的猶豫之色,道:“兵法云,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戰場之上,瞬息萬變,許多的時機稍縱即逝,如今師將軍在野狼峪生擒閻宇,全殲蜀軍六千余人,消息傳到南鄭,守軍必是十分惶恐,很有可能會棄城而逃,他們不管是逃往漢城還是陽平關,或者是重操舊業去打游擊,都是對漢中局勢最為不利的。”
原本南鄭的守軍有一萬多人,這魏軍殲滅了六千人,楊辛所率的一千前部人馬被隔阻在了野狼峪的東面,短時間內他們是回不到南鄭的,除非是繞比較遠的路,這在時間上他們肯定是搶不過魏軍的。
那些被截留在谷外的蜀軍倒是大概率會逃回到南鄭去,畢竟當時魏軍集中全力去對付山谷內的蜀軍,沒有余力去攻擊這些滯留在外的蜀軍,所以這些蜀軍一看到形勢不妙,就轉身逃掉了。
野狼峪的戰斗消息一經傳回到南鄭去,勢必會在南鄭掀起一場軒然大波,引起極度的恐慌。
原本這支軍隊就是閻宇強行地用命令拼湊起來的,如今閻宇被俘,留守南鄭的副將閻濤雖然是閻宇的從弟,但他的威望和權勢顯然是不足以威懾蜀軍各部人馬的,那些留在南鄭的校尉和司馬,也未必就肯再去聽閻濤的話。
咸魚比較擔心的就是這一點,閻宇一出事,南鄭那邊肯定是亂了套的,閻濤彈壓不住各路的蜀軍,而在一片恐慌之中,蜀軍放棄南鄭逃往漢城或陽平關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再不濟這些蜀軍也可以撤出南鄭,重新去打游擊,畢竟先前姜維給他們交待的任務就是打游擊,只不過是閻宇一道命令將他們強行地召了回來,這些校尉司馬明面上畏懼于閻宇的權勢,不敢反對,但暗地里對閻宇卻是極為不滿的。
一旦讓這些蜀軍重操舊業,對魏軍的后勤補給線就會造成威脅,咸魚好不容易忽悠著閻宇才將這些游擊隊的威脅給解除了,現在他們重歸山里的路,豈不是要前功盡棄了嗎?
所以咸魚對這件事還是十分上心的,他成為“俘虜”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求來見師纂,亮明自己的身份,同時將自己的計劃告知了師纂。
畢竟咸魚可沒有指揮軍隊的權力,想要實現他的計劃,還需要師纂的配合。
師纂思忖了片刻,終于是點點頭,為將者,當然是需要臨機權變,計劃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師纂一昧地拘泥于鄧艾的安排,那肯定是會錯失良機的。
畢竟鄧艾在制定攻略漢中的計劃時,考慮到的也是兵力分配的問題,三路兵馬齊出,同時攻擊魏軍的三處要地。
可計劃敵不過變化,陷陣營最先趕到了漢中,但另外的兩路人馬卻遲遲未到,師?這個時候改變戰術方案,也是在情理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