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軍現在的任務就是在這滑坡的山體上,重新地開出一條山路來,沒有任何的機械可以借助,僅憑人力,也確實是難度重重。
但這個時候,魏軍沒有畏懼,也沒有退縮,而是發揚出大無畏的戰斗精神來,每日每夜地進行搶修。
鄧艾將上萬的士兵分為十二班,每個時辰一班,以保證搶修的隊伍有著充足的力氣和精神,到了夜里,整個山谷內點燃著無數的火把,照如白晝一般,魏軍士兵干得熱火朝天,復通的道路在一尺一尺地向前延伸著。
為了加快工程的進度,鄧艾仔細地觀察過附近的地形,他派了幾名身手矯健的士兵,小心翼翼地攀上幾十丈高的懸崖,從懸崖上垂下幾條繩索來。
接著又安排了幾百名身手不錯的魏兵,帶著挖掘工具,沿著繩索攀上懸崖,繞到坍塌的山體的另一邊,采用兩頭掘進的方式,這樣無形之中就大大地加快了工程的速度。
本來計劃半個月才能完成的任務,十天就順利地完工了,鄧艾下令魏軍全速前進,奔向了漢中。
由于山體滑歧的意外事故,讓魏軍損失到至少十天的時間,很顯然這個時候他們就算是加快行程,也無法將損失的時間彌補回來了。
在鄧艾原先的計劃之中,三路兵馬齊發漢中,出發時間基本上是一致的,那么抵達漢中的時間也不會相差太多,最多也就三兩日的差距,這樣那怕有一支軍隊提前抵達漢中,也不會遭遇到危險。
但先登營在駱谷耽擱了十天之久,其他的部隊先期抵達漢中的之后,就會面臨孤軍深入的危險局面。
要知道整個漢中,蜀軍的防守兵力達到了五萬人,而魏軍單一路的人馬,都不超過兩萬人,這樣無疑?會陷入到敵眾我寡的境地。
所以鄧艾比較擔憂這種情況的發生,他只能是寄希望于陷陣營或越騎營先期抵達漢中之后,能采用穩守不攻的策略,依托一些險要的地勢,與蜀軍多做周旋,只要堅持到他率軍抵達漢中,這樣才有機會扭轉劣勢。
等鄧艾到達漢中之后,才驚訝的發現,陷陣營已經拿下了南鄭,并且成功地殲滅了南鄭的一萬多蜀軍,俘虜了蜀國漢中都督閻宇。
南鄭城本來是先登營的攻擊目標,陷陣營從子午谷進入到漢中之后,他們負責攻擊的目標是樂城,按理說蜀軍占據著明顯的兵力優勢,如果他們群策群力,集中力量對付陷陣營的話,那么陷陣營處境就會變得十分困難了,別說是進攻樂城,就連自身也是難保的。
但師纂卻是打得十分出色,成功地在野狼峪吃掉了閻宇的六千人馬,然后又果斷地揮師西進,一舉拿下了南鄭,這一仗果真是漂亮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