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姜維在設計這個計劃的時候,大概沒有想到魏軍的一支人馬會孤軍深入,以寡敵眾吧,所以漢中的守將還是過于的墨守成規,他們雖然和閻宇有些怨隙,但出于大局的考慮,沒人會把這種情緒帶到戰斗之中來。
但受到姜維命令的影響,這次閻宇敗亡,所有的漢中將領都是無動于衷,雖然說他們并沒有什么過錯,但卻遺憾地錯失了殲滅魏軍陷陣營的機會。
所以說有時候拘泥于命令反倒是容易適得其反的,如果姜維在漢中的話,也絕不可能任由魏軍一個營的兵馬在漢中橫行霸道而坐視不理,肯定會集結兵馬對陷陣營進行圍剿的,那會讓師纂這么如此輕松地就攻下南鄭呢?
南鄭的失守讓整個漢中防御計劃的弊端全部的顯露了出來,本來蜀軍是有機會趁著魏軍陷陣營孤軍深入而對魏軍予以重創的,但隨著先登營的到來,魏軍在漢中的兵力翻倍的增長,蜀軍已經是喪失了最好的機會。
這還是在越騎營沒有抵達漢中之前的局勢,和先登營遇到的情況相同,越騎營在斜谷內行軍也遭遇到了山體坍塌的問題,而且斜谷山體坍塌的面積更大,讓越騎營的行動是舉步為艱。
盡管他們也進行了積極的道路搶修,但由于道路毀損比較嚴重,以至于先登營抵達漢中之后,越騎營一直遲遲未到。
不過現在的形勢已經對于魏軍十分的有利,就算越騎營暫時還沒有抵達漢中,僅僅陷陣營和先登營也足以掌控漢中的局勢了。
鄧艾抵達南鄭之后,親自會見了間軍司的青隼和咸魚,稱贊其為拿下漢中的第一功也。
青隼咸魚也終于結束了那種碩鼠般的地下生活,他們終于可以挺直腰桿站在陽光下,宣告自己的真實身份了。
青隼可以沒有忘記咸魚的最大心愿,那就是可以告老還鄉,回到故鄉去,現在咸魚的身份已經暴露,他在蜀國仕途也已經是終結了,再無潛伏的可能。
而且在這次魏軍兵取南鄭和生擒閻宇之中,咸魚是立下了大功的,所以青隼向鄧艾懇請讓咸魚告老還鄉。
鄧艾當即表示應允,咸魚做為最大功臣,而且他已經確實是年事已高,耿耿一愿,又安能不滿足于他。
咸魚聞之,泣涕灑淚,他的故鄉是在汝南郡,當年他從軍離家之時,也只有十幾歲,輾轉來到蜀地,已經有四十多年了,少小離家老大回,青絲都已變白發。
對于咸魚黃土掩頸的老人而言,能回到故鄉去,就是他余生最大的心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