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僉的性格比較固執,甚至是有些鉆牛角尖,只要是他認準的事情,那就是算是八匹馬也拉不回來。
所以傅僉在新兵的操練上面,顯得有些急于求成,而且操練的方式也過于極端,讓本來就不太適應軍旅生活的新兵是苦不堪言。
但傅僉卻視而不見,依然按照他既定的操練計劃對新兵進行魔鬼式訓練,那怕是部下的人提議減輕一下新兵的訓練量,再這么練下去,會把這些新兵給練傷了,但傅僉都沒有同意,固執地還是嚴苛執行著他的方案。
難道說傅僉不知道超量訓練的危害嗎?
事實上,傅僉是相當清楚的,但傅僉更清楚時間的緊迫性,畢竟一直以來,魏軍就在關隴地區秣馬厲兵,磨刀霍霍,隨時都有可能進軍漢中,向陽平關發起進攻。
既然姜維委派傅僉來守陽平關,那么傅僉就必須要忠于職守,兢兢業業地完成這個任務。
傅僉清楚,這個任務是相當的艱巨,如今蜀國的內卷相當的嚴重,姜維在漢中以及陰平武都在內的整個北方戰線上擁有著絕對的權力,幾乎所有的軍隊都是聽命于他的。
但是到了朝中,反對姜維的勢力卻是相當的龐大,執政的荊襄派和在野的益州派以及以黃皓為首的閹黨,都能同氣連枝地來對抗姜維,而朝中支持姜維的人,卻幾乎是廖若晨星。
尤其是這一次姜維和閻宇進行了防區對調,姜維被調往了永安,而閻宇則調來了漢中,從閻宇到任漢中之后,傅僉就已經察覺到了漢中的危機所在了。
閻宇到任之后,以攬權為目的,不惜破壞姜維原先設定的斂兵聚谷之計,不但撤裁到了外圍的游擊軍,而且試圖將漢城樂城陽平關的兵馬指揮權攬入到手中。
當然閻宇這個舉動遭到了漢城守將蔣斌和樂城守將王舍的強烈反對,傅僉更是毫不客氣地驅逐了閻宇派來的傳令兵,三人事先都沒有商量過,但卻是出奇地一致。
雖然閻宇是漢中都督,職權在他們之上,但三人皆不鳥閻宇,都以職責所在不敢擅離職守為由,拒絕了閻宇的召見,連見面的機會都不給閻宇,自然也就談不上被奪權了。
面對同氣連枝的三人的,閻宇亦是無可奈何,漢中的水,對于閻宇來說,確實是很深,他可以收拾掉那些游擊軍的校尉司馬,但面對漢中三將,卻也始終拿不出一個好辦法來。
對于傅僉來說,遵守和執行姜維的命令,才是第一位的,任憑閻宇他如何折騰,在漢中這一畝三分地上,都掀不起什么太大的風浪來。
不過閻宇這么胡搞亂搞,終究還是給漢中的防御體系造成了一定的損失,外圍的游擊軍被撤裁固然是一個方面,但更為重要的是,擾亂了漢中的軍心和民心,這才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