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在青隼的眼里,蔣舒就是一個勢利小人,這種小人往往是做事只求目的,不擇手段的,和他們談信用,那無異于與虎謀皮。
為了能夠策反蔣舒,鄧艾這邊已經許諾給了他一個太守國相的位子,而且不是那種邊關荒涼之地的太守,而是中原富庶地區的太守,這已經是鄧艾在權限之內可以開出的最高價碼了。
以鄧艾的位置,當然是一諾千金的,只要拿下陽平關,該給蔣舒的好處一點也不會少,鄧艾可以拿人格來擔保,畢竟做為魏軍三大都督的鄧艾,說話是一言九鼎,絕無虛言,不可能去誑騙他。
可就盡管如此,青隼也對蔣舒是不放心的,畢竟這種反復小人,不到最后關頭,誰也不能保證他們會有什么出格的舉動。
青隼以身涉險的在這兒盯著,特意地派專人返回了南鄭,向鄧艾稟明了詳情,讓鄧艾按計劃行事,這邊他自會督促蔣舒完成任務的。
鄧艾聞訊大喜,果然青隼做為一名資深的間諜,辦事還是相當的可靠的,只要陽平關內有他們的內應,那么拿下陽平關,就是易如反掌。
鄧艾當即將文鴦給召了過來,給他面授機宜,文鴦領命,立刻是率越騎營的前部三千人馬,直撲陽平關而去。
魏軍想要調虎離山,就得先拋出一個誘餌來,如果魏軍的大隊人馬一齊殺到城下的話,那傅僉肯定不會輕易地出戰的,只有文鴦率領少數的人馬前往陽平關,才能誘使傅僉出關迎戰。
這是鄧艾安排的第一個計策,也是一個最完美的方案,只要傅僉一出城,蔣舒那邊就會立刻動手,搶奪城門的控制權,將傅僉擋在城門之外,退兵無路,他只有束手就擒的份。
但傅僉如果死話不出戰呢,那鄧艾只有執行第二個備用計劃了,只要有蔣舒這么一個內應存在的話,拿下陽平關還是有相當大的把握的。
當然最好還是第一套方案,能把傅僉誘出城是最佳的,這樣也方便蔣舒在城內搞事情。
為了讓這個誘餌可以吸引到傅僉,鄧艾安排除了文鴦所率的三千騎兵之外,其他的各路人馬,至少與陽平關保持五十里以上的距離。
而且魏軍主力要擺出一副準備強攻漢城的架式,借此以迷惑傅僉,讓傅僉誤以為魏軍的主攻目標是樂城,這樣才不會疑心有詐,放心大膽地來出城。
陽平關的守軍有兩萬人,文鴦只率三千人去挑戰,雙方的兵力對比就顯得十分的懸殊了,如果傅僉此時出兵的話,是完全有希望吃掉文鴦的這三千騎兵的。
這樣的誘餌對傅僉來說,確實是有著相當大的誘惑力,就看傅僉有沒有這個抗拒誘惑的能力了,反正只要傅僉一出城,那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他再也沒有機會回到陽平關了。
這是考驗定力的時候,鄧艾相信天下只沒有幾個人能抗拒得了這種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