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騎營擅長遠程攻擊,并不意味著他們沒有近戰之力,在武器的配備上面,越騎兵除了連弩和弓箭之外,每一名的騎兵還會配備一面盾牌和兩柄馬刀,就是讓他們近身作戰使用的。
而此刻蜀軍被阻截在陽平關之下,有如籠中之鳥,砧板上的魚肉,根本就無需越騎營用遠程的弓箭進行破防,直接沖上來,就可以砍瓜切菜一樣將他們給收拾了,所以文鴦下令采用最為直接了當的方式,對蜀軍發起碾壓似的攻擊,不給他們任何的喘息之機,一舉將他們給殲滅掉。
這是一場沒有任何懸念的戰斗,盡管說蜀軍的人數還有一萬多人,數量上是超過魏軍的,但在這樣的平坦地帶作戰,步兵的人數再多,也無法抵御騎兵的攻擊,更何況魏軍軍心已亂,斗志全無,這樣的軍隊,已經不再具備戰斗的能力了,輕易地就被魏軍分割包圍,而后逐一殲滅。
絕望之下,大多數的蜀兵選擇了投降,因為他們誰也清楚,不投降的話,那只有死路一條,普通的士兵吃糧當兵,多數是為了混口飯吃,盡管他們也會被灌輸一些忠君愛國興復漢室的觀念,但什么也不可能比自己的性命更為金貴,所以舍身取義和茍且偷生這兩種選擇之間,大多數的人還是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
一時間蜀軍降者如云,整個戰局也徹底地崩盤了,傅僉雖然還想著能抵抗一下,拼死殺出一條血路來,但魏軍的動作實在是太快了,還沒等到傅僉的命令下達到各營各部呢,魏軍騎兵已經完成了對蜀軍的分割包抄,像切豆腐一樣將蜀軍陣容切成了一塊一塊的,蜀軍陣型完全支離破碎了,傅僉的命令自然也無法再傳達下去了。
傅僉自然是不肯降的,對于蜀漢王朝,他絕對是忠心耿耿的,那怕是馬革裹尸,戰死疆場,亦無悔無怨,投降這種事,對于傅僉來說,是不可能的。
但現在形勢所迫,傅僉想要奪回陽平關,已無可能,而且在魏軍騎兵強大的攻擊力之下,他就連自保的能力也沒有了,現在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殺出一條血路來,突出重圍,以求將來能報今日的一箭之仇。
可魏軍能放過他嗎?他能突破魏軍的重重包圍嗎?傅僉此刻心里一點底也沒有,他所能做的,也只有盡力而為,拼死殺出血路來。
但魏軍可并不會輕易地就讓傅僉離開,文鴦甚至專門安排了人對傅僉進行圍殺,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把傅僉給攔下來。
傅僉當然不會束手就擒,在蜀軍大部分人都紛紛繳械投降的時候,傅僉則是率領著忠于他的嫡系部隊,逆勢而為,拼力死戰,試圖殺出重圍,向西南方向撤退。
不過魏軍騎兵對傅僉的一舉一動盯得很死,無論傅僉向何處突圍,總也有一部分的魏軍騎兵死死地咬著他不放,一番血戰之后,傅僉身邊的人已經所剩無幾了。
但傅僉依然是拼死而戰,那怕是做困獸之斗,他也沒有半點放棄的念頭,身邊的人越來越少,大部分都戰死了,傅僉身上也是多處受創,血跡斑斑。
但他的眼神卻是無比地堅定,面對著潮水一般涌來的魏軍鐵騎,傅僉浴血而戰,一無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