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比無憂小一兩歲的男孩蹦蹦跳跳地朝廂房小跑過來。他長著兩只幾乎垂肩的長耳。他拉著無憂的手開心地說道:“無憂哥哥,看我給你帶什么來了?”
原來是一筒油紙包著的月餅,油紙上寫著“芝麻月餅”四個紅字。以前每年中秋節,師父都會給他買一筒這種芝麻月餅。這種月餅在這一帶最為常見的,因為制作簡單,味道不錯,價格也實惠,是平常人家都能消費得起的。
無憂感激地說道:“長耳,這月餅是你東家送的吧?”
長耳小弟點點頭:“我們東家大嘴嬸太好了,送了這么多月餅給我。她還交待我也給你送一些過來。明晚我們就在這里一起吃月餅賞月吧。”
無憂這才想起來,明天就是中秋節了。這次師父不在身邊,無憂都忘記了買月餅。
“長耳”只是這男孩的外號,得名于他的耳朵出奇的長,幾乎要垂到肩上了。長耳的真名叫做“曲凡”,是附近曲家村的一個孤兒。他的父親多年前離開村莊后,就一直沒有回來過,杳無確切音信,也有傳聞說他參軍后戰死沙場了。他的母親身體不好,也在兩年前病逝了。他就給鄰居大嘴嬸放牛,大嘴嬸管他一日三餐,有時也會把她家孩子的舊衣服送一兩件給他。
無憂有時會去附近的村莊化緣,跟長耳認識后就成了好玩伴,有時還一起在大嘴嬸家吃飯。長耳經常會來寺廟里找無憂一起玩,有時也會在寺廟里過夜。可以這樣說,無憂那兩間小屋是這倆兄弟最溫暖的家。
大嘴嬸也挺心疼這兩個可憐的孩子,這過中秋了還特意送了月餅過來。這份情意讓無憂特別的感動。
無憂摸摸長耳的頭,點頭道:“好,明晚你早點過來,我給你做烤肉吃。”
長耳最喜歡無憂做的烤肉,他第一次吃過以后告訴無憂,這是他吃過的最美味的食物。
無憂小和尚,其實就是一個假和尚,包括他吃肉這事,附近經常來上香的村民也是知情的,大家也都見慣不怪了。按師父的意思,讓無憂剃個光頭,是為了他方便在寺廟里生活,有時候也可以去化緣。師父還說,無憂不是佛門中人,以后是要還俗的,而且預言他未來會在修真界攪起大風大浪。無憂并未當真,他覺得師父這是在激勵他而已,未來誰知道會怎樣呢。他覺得能把腿上的殘疾治好了,過上有肉吃的生活那就不錯了。
無憂擅長烤肉,師父也是不管他的,還專門在寺廟后面建了兩間小屋給他住,就是為了讓他能過上自由自在的生活。無憂也不用擔心肉的來源,他對野獸有著天生的敏銳嗅覺,哪里有野獸出沒,從哪里經過,他都能判斷得很準確,布下的捕獵陷阱基本上每次都能捕到獵物。雖然他腿腳不便,但憑此技能捕獲的獵物比一般獵人還多。
無憂把長耳拉過來,解開他的褲帶,褲頭直接拉到膝蓋處,露出白嫩的小屁屁。長耳的右臀部有兩排紅色牙印清晰可見,還有點紅腫,結著一些血痂。
“還痛嗎?”無憂心疼地問道。
“嗯,不動的時候還好。就走路的時候,有一點點痛。”長耳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