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待會會做采訪。”張紫怡淡淡道。
“好,明白了。”
陳昕看她的表情就知道,什么情況了。
其他人顯然都更大牌,不需要表演節目的,到時候接受采訪就好,只有他和張紫怡是晚輩,需要做更多的事情。
陳昕也不再多說,在工作人員的安排下,簡單過去彩排后,又等了一會,到了五點,他便跟張紫怡出去,到紅毯入口等著走紅毯了。
果然他們剛剛到,一輛加長林肯就停在了面前。
老謀子、張曼雨、梁朝為、李蓮杰幾個主創走了下來。
陳昕一時頗感五味雜陳。
現在他名氣再大都還是虛的啊,在這些人物眼里還是個新人。
隨后,他便和張紫怡跟著這幾個人前后走上了紅毯。
紅毯兩旁的媒體記者立刻都是興奮地拍照起來。
《英雄》今天首映后,從12月16日開始,這部影片將在全國公映,為防止盜版,影片的第一盤拷貝,當日才會空運到放映地。
這部影片的各種營銷宣傳,以及防止盜版等,都對陳昕借鑒意義重大。
到明天他們的《繡春刀》上映,有些可以操作的事情,也是有必要這樣運作的。
投資3000萬美刀的《英雄》,在國內的票房究竟能有多少,這是現在國內媒體、電影人最想知道的事情。
畢竟這么大投資,請了這么多大牌演員,可以說是華娛圈頂配陣容了。
若是還不能吸引觀眾進影院觀影,那以后誰還敢搞這么大投資?
為了確保電影回本、大賣,影片發行方京城心之畫影業,在前天就和全國各大院線簽訂了秘密放映合同。
這一合同的簽訂,可以確保《英雄》至少有6000萬萬軟妹幣的保底票房收入。
影院敢簽這樣的合同,自然是因為《英雄》預售火爆的原因。
否則現在內地電影票房市場,誰也不會去冒著大的風險。
畢竟目前,國內創下主流商業片最高票房的還是,小鋼炮的《不見不散》,也只有四千萬軟妹幣。
據媒體采訪,張韋介紹,綜合京城、石頭城、魔都等地的消息,目前《英雄》預售的電影票票款已經達到數百萬元。
在陳昕家鄉蘇省省會石頭城,《英雄》的電影票在提前一個月預售的情況下,現在的票款已經超過100萬元。
在其他的地方,1月3日前的《英雄》電影票,也已經銷售一空。
除此之外,《英雄》尚未正式公映,其海外音像版權就賣出了1000萬美刀,相當于影片總成本的1/3。
國內音像制品版權賣出1789萬元的天價,國內廣告及小說、郵票、漫畫版權轉讓等收入遠超過1000萬元;甚至該片羊城首映禮的冠名權,也賣出了100萬元……
所以說《英雄》從市場定位、商業包裝、宣傳推廣,都是國產片市場運作的范例。
這些都值得陳昕借鑒,若是到時候《繡春刀》有這樣一半的效果,那也是大賺特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