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這東西,有的再精致也是沒有靈魂的,但有的只要看一眼就能一發入魂。
“今年燈市已前塵,何況去年人。”就是那種能一發入魂的句子。
李攀龍是懂詩詞的,如果剛才這兩首詩詞做對比,他萬萬說不出“自己作品更好”這樣的話。
方臉士子暗罵一聲可惡,百人斬大業怎么能中斷在今天!提出百人斬設想的,不是李攀龍而是他啊!
如果李攀龍真的完成了百人斬偉業,他作為李攀龍身邊的密友,一樣可以蹭到光彩。到時候再拉著李攀龍搞一個二人組合,名聲就起來了。
李攀龍嘆口氣,忍不住就問道:“閣下到底是何人!”
秦德威輕笑了幾聲,起身高聲道:“山水爭留文字緣,腳跟猶帶九州煙。現身莫問三生事,我到人間十四年!”
好詩詞終究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原則上能省則省,但是在李攀龍面前,值得用一用。
李攀龍徹底頹然,就是在裝逼方面,也敗了!
現在南方讀書人已經恐怖如斯了嗎?南方士子的崛起,真的不可阻擋么?
不得不說,今天真的學到了很多,自己還是狂得太粗放了,缺乏精細化拿捏。
再看看對方,狂妄內斂而不散,戲全部表現在眼神里面,看人宛如居高臨下的審視,一言一行仿佛都天然帶著嘲諷光環,這才是臻于化境!
而且還學到一招,在放完嘴炮后,應該立刻拋出應景的詩詞搭配,結合效果堪稱一加一大于二!
罷了罷了,還留在聊城做什么,回濟南城去吧!
“慢著!”方臉士子突然出聲喝道:“常言道文無第一,誰勝誰負不是你們兩人說了算的。剛才我說過,請這位姑娘來做評判!”
抱著琵琶的女子有些發懵,她只是進來避雨的啊,怎么就牽扯進了文人的意氣之爭里?
方臉士子對她說:“聽說我們聊城東關這里有個叫潘小玉的姑娘最擅使琵琶,而且也讀書識字,大概就是你?
現在你來說吧,方才兩首,誰的好?如果你記不住,也可以再寫一遍。”
秦德威忍不住就露出了邪魅的微笑,這方臉士子的意圖實在太明顯了,這叫潘小玉的女子,肯定向著本地人。
本來他只想靠自己的才華取勝,卻非要逼自己亮背景。在聊城地面上,他可是個正宗的官二代!一般人敢不賣知縣公子的面子嗎!
不過自從穿越以來,秦德威因為起點太低,大多數時候都只能以德服人,少有以勢壓人的簡單模式體驗。
想到這里,他忽然還挺期待的。
潘小玉姑娘看看這邊,又看了看那邊,最后給了秦德威一個非常歉意的眼神,然后支支吾吾的說:“奴家覺得,還是那首五律較為......”
秦德威重重的咳嗽了一聲,打斷了潘小玉,溫文爾雅的說:“須得讓姑娘知道,家父乃是知縣曾老爺。”
潘小玉臉色一變,她們這種地方上的樂戶,都是歸縣衙禮房管的,如何敢得罪縣尊?
“奴家又想了想,還是那首詞較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