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個小時要多久,很多人剛從微博或者網頁新聞彈窗上看到“神舟”星際飛船前往太空的消息,再一看時間,飛船就已經抵達月球軌道。
連那些平時不關心新聞的人,都覺得有些不明覺厲。
更不用說航天業內人士了,3個小時內,就沒有停下過。
從“神舟”星際飛船外部攝像頭穿回的畫面怎么看怎么下飯。
就是讓人感覺奇怪的是,神舟星際飛船抵達月球軌道之后竟然沒有降落,而是開始進行繞月飛行。
由于身處太空,哪怕劉佳覺得身上還有余力,但為了成功,聽從了地面的指揮,自己以及飛船便開始繞月飛行。
月球真實的樣子并不好看,表面坑坑洼洼的,銀灰色的月球地面顯得是這樣的凄涼。
風暴洋,月球最大的月海,南北徑約2500千米,面積約400萬平方千米。
位于月球西半球,面向地球一面的西側,是一片廣闊的灰色平原,四周有小型的月海。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廣袤的平原再適合飛船著陸不過。
…………
“各位觀眾晚上好,今天是9月5號,星期三,農歷八月初五,歡迎收看今天的新聞聯播節目。
今天的節目內容主要有,航天員劉佳、付秦通過搭乘我國自主研發的神舟b型星際飛船已經于昨天抵達月球軌道。
現在正在進行登錄作業,我們把鏡頭對準帝都航天控制中心的大廳內。”
新聞聯播進行在進行直播欄目,這對于國人來說要多新鮮有多新鮮。
誰讓時間趕上了呢。
國內外已經沒有比神舟星際飛船在月球降落更大的新聞了。
神舟星際飛船以每秒42公里的速度,用了3個半小時成功抵達月球軌道,現在正準備進行著陸作業。
這對神舟星際飛船來說,難度并不高,降落在一顆沒有大氣、重力的星球,對于操作來說操作難度非常簡單。
在距離月面還有50米的時候,飛船底部支架已經打開,一切都顯得那么水到渠成,與趙玄預想的一模一樣。
看到飛船成功降落之后,趙玄高興的摔了摔手臂,控制大廳內更是掌聲雷動。
劉佳和付秦的每一個動作,都會引發一陣轟動。
“走吧老劉,我們要去踩下屬于我們自己的腳印了。”
“這就來,先換月表航天服。”
他們倆可不能打開艙門就這樣出去,哪怕穿著抗荷服都不夠,那些宇宙射線和溫差就是殺死他們倆。
得換上厚厚的,足夠30層材料制成的笨重航天服,才能前往艙外。
艙門徐徐打開,露出一個一身白色航天員的身影,正站在飛船升降平臺上,緩緩向地面落去。
“神舟報告,我是劉佳。”
“帝都明白,劉佳請講。”
“我已出艙,呼,感覺良好,目測月球表面環境,呼。”
“帝都明白,我們代表全國人民祝賀你。”
劉佳邁著有著笨拙的步伐離開了升降平臺,右腳朝著月球背面直接踩了下去。
“這是我個人的一大步,卻是人類的一小步。”
耳邊響起劉佳從月球傳回的聲音,眾人啼笑皆非,尤其是觀看直播的觀眾。
當年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第一句說的就是“我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
現在劉佳所說的話恰好相反,很快這次月球任務執行完成之后,月球基地項目馬上就要提上日程了。
可不就是自己的一大步,其實是整個人類歷史長河中的一小步嘛,要論歷史感,誰能比得過兔子去。
………………
“趙總,醒醒,趙總。”
“嗯?怎么了?飛船出問題了?”
“沒有,在月球上發現一塊巨大的鈦金屬鐵礦,彭總工讓您過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