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帥”的弓弩手也射出一輪箭矢,但基本上都打在盾墻之上或越過對方三列軍陣,沒產生任何效果。那些剛開始沖鋒的“宗帥”部下見到此般情景,不由自主的頓住腳步。
此時,筑陽軍沒有持續攻擊,只是將盾墻向前壓進了幾步。陣中又有人高喝道:“最后一次警告,放下兵器,否則格殺勿論。”
“降,我們降了。”隊伍中不知誰帶頭嚷了一句,男丁們陸續丟下手中兵器……
.......
馮宇經過仔細盤問,才知道這伙人的來歷和他們來此的原因。
原來,他們是當陽一帶的三個宗部。所謂宗部就是亂世中,以宗親,鄉黨為紐帶關系所形成的大小武裝割據勢力。
有朝廷封任和官宦背景的世家大族會將他們稱為宗賊,因為他們往往不服這些官僚割據勢力的管束。
同樣,荊州的大小宗賊也是劉表的眼中釘,肉中刺。不鏟除這些宗賊,劉表或者說蒯家蔡家永遠也別想真正統治荊州。
所以,前些時日,劉表設下鴻門宴,給五十多個宗部首領下了請帖,請他們去江陵赴宴。
盡管宗部被人稱為賊,但他們自己并不真的想做賊。他們只是想和那些門閥士族一樣,能在這亂世之中,有自己一席之地和自主空間,同時和代表朝廷的世家大族或郡守縣令們互相承認。
所以他們接到劉表請帖后,沒多想都按時去了。酒宴開始后,劉表摔杯為號,早已埋伏的大批刀斧手涌出,手起刀落,斬落五十多顆血淋淋的腦袋。
但是卻走脫了當陽一帶的三個宗部首領。這當然不是他們功夫了得,能萬軍眾中破圍而出。而是在他們入江陵城時,有人給他們通風報信,告知了這場陰謀。他們連忙日夜兼程返回各自城寨。
劉表的大軍隨后而至,他們只得帶上各自族人逃竄。他們聽聞當年南陽一帶受黃巾軍兵禍和疫災最甚,早已沒有什么人煙。而且離當陽較近,又是平原。最重要的這在劉表勢力范圍之外。便向南陽北逃。
接近襄陽時,三家為首的那家彭姓宗帥認為廢城襄陽是個好地方,可以久居。探子又發現這里已建起座塢堡,以為是哪家本地宗部所在,便在昨日凌晨偷襲這座塢堡,打算據為己有并兼并其部。
誰知與塢堡里的人一交手就碰個頭破血流,鎩羽而歸。只好繼續北進,尋找新的落腳點。結果今日早上就遇到了筑陽軍。
馮宇聽完后心說:【原來如此】,此時任務完成的系統提示音傳來,他的系統包裹中已收到了任務獎勵物品。山地斥候訓練也已經解鎖。
馮宇正盤算著用什么說辭將這些人收歸為自己部曲時,南邊又傳來陣陣鼓號之聲。他眺目望去,南方的地平線上伸展出無數旗幟旌幡,又是一大股部隊向著這邊疾行而來。
他心里馬上反應過來,這定是荊州方面的追兵來了。馮宇心里有點納悶,【不過就是幾個宗部而已,都已趕出自己地盤了。至于還要催動大軍,如此窮追不舍嗎?】
片刻時間,荊州軍就滾滾而至,在營地的南面三十仗外列陣以待。與筑陽軍一起將這些宗部流民夾在中間。馮宇估算了下,荊州軍兵力有一千五百人之多。
在幾名騎兵校尉的簇擁下,荊州軍中飛出一騎。馮宇仔細打量,卻是認得,正是蒯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