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宇展開這封請帖,默默看完。原來是孫堅邀請他今日去參加一場晚宴,共同商論討董大計。
可能是為了讓與會者放心,聚會的地點并不是在孫堅的新野大營,卻是定在穰城這座廢棄之城的旁邊。而且直言說明,為了免除各方顧忌之心,各方最多帶兩百名護衛前往赴會。
“除了某,還有哪些人與會?”馮宇抬眼看著黃蓋,問道。在他的視線中,黃蓋頭頂飄著個-15的友好度數值。
黃蓋如實答道:“不瞞君侯,既然是反董群雄聚會,這南陽一帶的豪杰自然都是會被邀請。除了君侯您,還有宛城的南陽太守張咨也會前來。”
馮宇垂下眼皮說道:“嗯,請黃將軍回去轉告你家主公,某自會按期赴約。”他說完這話時,旁邊的荀攸臉上掠過一絲憂慮之色。
黃蓋向馮宇稱謝告退后,荀攸立刻對馮宇說道:“主公,孫堅是什么人您不知道嗎?王睿可算得上他半個盟友,但他前不久卻在漢壽騙殺了王睿。這很可能是個鴻門宴!主公可萬萬去不得…”
馮宇笑道:“某自然知道孫堅的用意,但某還是得在這鴻門宴走上一遭。因為張咨不能死。”
荀攸聽完,略微沉吟了幾下,便對馮宇點點頭說道:“攸明白主公的意思了。”
張咨的宛城若讓袁術或孫策占據,雖稱不上對筑陽構成致命威脅,但也會讓馮宇如同芒刺在背。更何況那里有兩萬五千多人口,是筆不小的人力資源,豈有白白讓南陽的外來勢力得到之理。
筑陽距離宛城近一百七十里。現在去勸說張咨不去赴會的話,就是信使人不下馬,快馬加鞭也來不及了。所以現在唯一的辦法是馮宇主動出手,制止這場可能發生的陰謀。
……
張咨在更早的時間接到了同樣的請帖。他思緒良久,遲遲沒向信使做出答復。盡管他還沒發現孫堅有什么敵意,但他也從沒和孫堅有過什么交情。更讓人擔心的是,孫堅剛剛騙殺了和孫堅有過交情的王睿。
最終,張咨還是答復信使--自己將會如期赴約。
促使張咨做出這個冒險決定的原因還是袁術。他知道孫堅是袁術邀請來南陽的,所以他抱著一些期望,幻想孫堅會不會看在一萬斛糧草的面子上,幫他在袁術面前說幾句好話。
另外,還有個原因是聚會地點并不是在孫堅軍的新野大營,而是在穰城。張咨認為只要自己帶上精銳親兵,并做好穰城周邊內外的偵察,安全上應該能得到基本保障。
張咨花費了好長時間,從宛城的兵士中又精選了兩百名兵甲和百名精銳斥候,帶上幾大車回送給孫堅的禮物,便向穰城放向出發了。
穰城在宛城和筑陽之間,與宛城相距七十多里路程,與筑陽則相距九十里路程。
太陽落到距地平線還有三竿高時,張咨已看到穰城那廢棄的城墻。只是他不知道,穰城旁那座臨時扎起的營地有什么在等待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