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燦說的清清楚楚,朝堂上,不少官員臉色難看。
畢竟,他們很多人,都是做的酒的生意。
但是緊接著,他們的眼睛亮了。
“草民和嚴立本、朱會共同研制出了新的制鹽法,比之現在的鹽,好上數倍。”
“草民可以將此法免費交給圣上推廣施行全國,只有兩個條件。”
“其一,所有鹽商,販賣價格不得高于每斗十錢。”
“其二,所收稅銀,一分為三。一者存入國庫;二者用來作為百官的獎勵,所以年底考評稱職官員,共同分享;三者用來設立監察司,監察百官!”
“杜絕民產、官收、商營三個環節中,出現任何的官商勾結、舞弊的情況!”
一口氣說了這么多,唐燦長長的吁了一口氣。
能做的,他已經做了。
剩下的,就是看女帝和百官的想法了。
如果成了,系統任務完成。
如果不成……罵死她這個昏君!
偌大朝堂,寂靜無聲。
半晌,趙國公劉裕甕聲甕氣的說道:“若是如此,唯恐商戶肆意定價,致使百姓更買不起東西。”
“不會。”高元一笑道:“茶、糧之稅較此前更低,倘若有商賈敢肆意漲價,便是囤貨居奇的重罪!”
“那酒呢?你又怎么說?現如今酒已經夠貴了!劣酒尚且每斗一兩,若十稅一。”
高于一再次笑道:“酒非生活必需品,且釀酒所需糧食眾多,如今大涼,少喝點酒,沒壞處!”
“你!”
劉裕就是大涼最大的酒商,一聽這話,頓時色變。
不讓漲價就算了,聽著這個意思,以后酒都快沒有人買!
“朕覺得……此法可以!”女帝深吸了一口氣,眼中有些興奮。
按照唐燦的說法,商稅增加,民生改善。
不僅可以豐裕國庫,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改觀她因為修建行宮得來的惡名。
說不準,百姓還會像從前一樣,爭先恐后為她設立長生牌位。
“圣上,可在淮南道先推行試用。淮南道水患今秋可解,但百姓恢復耕田,仍需大量時間、精力。與其如此,不如先令淮南沿海的揚府百姓,開海曬鹽。”
唐燦還有半句話沒有說。
淮南道情況,已經沒有什么門閥世家,直接推行,阻力最小。
謝安石倒吸一口涼氣,服了。
幾日不見,唐燦的謀劃,竟如此完善,將方方面面全都考慮到了。
就在這時,高元一開口,笑瞇瞇的說道:“圣上,唐御史所提監察司一事,老臣以為不妥。”
“否則,很容易變成另一個推事院。”
“老臣以為,不若將監察之事,就交由肅政臺,有唐御史親自統領,最是令人放心。”
百官一聽,心中一顫。
其中不少打算通過這件事情中飽私囊的人,都是心中咒罵不已。
謝安石也是笑著點了點頭:“老臣附議。論忠正不二,朝堂之人,唐御史乃是首選!”
唐燦心中失笑,聽出高元一和謝安石兩個人小心思。
開口閉口唐御史,無非就是讓他官復原職。
“朕……”
沉默良久的女帝,再次開口。
百官全都抖擻精神,目光落在女帝的身上。
“肅政臺監察,朕沒有異議。唐御史所奏,朕也認同。不過,朕只是有一點擔心。”
唐燦皺眉:“圣上擔心什么?”
難道說,自己忽略了什么細節?
然而……在女帝開口之后,唐燦明白了,他確實忽略了一個關鍵點,就是女帝……臉皮太厚!
“朕以為,此法改革,涉及錢款眾多,恐生變故。不妨由朕親自組建監察司,監督錢款。”
唐燦,眼前一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