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茵抽出一份文件,上面清楚地寫了des的考試范圍。
“des一共有四個科目,分別是中文、英文、數學和通識教育。”
“一般普通考生:最低錄取標準為「3、3、2、2」,即中國語文科、英國語文科達到第3級或以上,數學科、通識教育科達到第2級。”
趙子彤有些懂了。
就是每個科目的滿分是5分。
要想考上普通大學,就像國內的本科線。
至少要中文3分,英文3分,數學2分,通識2分。
如果換成百分制就是滿分100分。
中文要60分,英文要60分,數學要40分,通識要40分。
這樣一換算,趙子彤忍不住深深懷疑原主的智商。
這么容易,還考不上香港的大學?
難怪連馬丹丹這樣的單純可愛的圓球高手可以考上香港的大學。
“如果你是體育生或者藝術生,標準會更低。”
于文茵繼續說下去,自己上司霍云冰的妹妹,就是啟航集團的千金大小姐——霍云煙就是屬于藝術生。
“藝術體育類:最低錄取標準為「2、2、1、1」。”
趙子彤秒懂。
這就跟大陸的體育生和藝術生的一樣嘛,都不需要文化分太高。
“香港還有一種叫校長推薦計劃:最低錄取標準可為四門核心課程的總分數達10分或以上,且每門課程不得低于第2級;名額每所中學8名。”
于文茵又繼續說。
這個趙子彤也懂,就是走后門的名額。
每科只要不低于50分就可以了。
一般這種就是關系戶,或者那些捐贈了學校的有錢人。
“去年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錄取標準是「4、4、4、4」”
趙子彤的臉色變了變,說不出心里是什么感覺。
意思就是說每科只要不低于80分就可以報考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
想起后世那些擠破腦袋才能進去的大陸考生。
香港這些學生,想進清華北大相對來說也太容易一些了吧。
就這樣,很多香港學生還不樂意去呢。
真是彼之蜜糖,汝之砒霜啊。
但是頂著港澳臺學生的身份去讀清華北大,
趙子彤又覺得欠缺了了點什么。
做人,就是那么矛盾的!
一直抱怨清華北大難考,真的讓你容易考了。
她反而嫌棄太沒有挑戰性了。
“那報考香港大學或者香港中文大學呢?”
趙子彤已經對清華北大失去了興趣,
現在也不可能放棄香港戶口回去大陸做一名高考生吧。
就年齡來說,可能就不合格了……
“哇,子彤,你好厲害啊,一考就直接奔著這兩所最好的大學來。”
馬丹丹對這些實在不感興趣,她想看電視,又怕吵著她們談重要的事情。
就只好自己一口一口吃著桌子上的菜。
見趙子彤對這兩所大學感興趣,于文茵就特別介紹了這兩所大學的招生情況。
“想要憑借dse文憑試成績入讀香港本地的大學,”
“除了要達到核心四科「3322」基本要求外,其實每所院校都有自己的入學成績計算機制。”
“換言之,部分學院或課程對核心科目及選修科目的計算方法及比重亦有不同。”
“即使成績一樣,在不同計分方法下,入讀機會都有差別。”
瓦特???
于文茵說的這個,趙子彤完全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