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雞鳴聲,徐安忍從睡夢中驚醒。
睜開眼起了身的少年,借著從屋頂縫隙和窗口照射進來的陽光,環顧四周。
這時候,徐安忍才忽然發現,原來在這屋內除了自己之外,還有一道身影。
那到身影拖著白袍,正襟危坐在木桌前,雙手把玩著一柄竹木劍。
徐安忍揉了揉眼睛,一下子就認出那柄竹木劍的材質,是小鎮后山里極為難尋到的“龍鱗竹”。
據說用龍鱗竹制成的物件,無論是品質還是賣相,皆是一等一的佳品。
徐安忍還記得,在自己還要小些的時候,自家老爹就喜歡去后山找這種竹子,聽說能賣一個好價錢!
剛起來的少年,看著眼前這道有些陌生的背影,不知道是陷入了對自己父親的追憶里,還是想起了自己老爹每每給自己帶回的冰糖葫蘆。
聽到了身后少年起身的動靜,那襲白袍轉過身來,盈著笑意望向正在發呆的少年,同時順勢將這柄竹木劍收入寬大的衣袖之中。
“吳先生?”
看清來人面目后,回過神來的徐安忍驚呼出聲,滿臉的不可思議。
同時,在少年旁若無人的某處凈土里,輕輕地再次掩上一層失落.......
被認出來的吳明陽,朝著有些不知所措的少年笑了笑,眉眼間俱是溫柔。
吳明陽緩緩站起身來,沒有要回答少年的意思,只是轉過身,一步步走向了那扇緊閉的木質房門。
隨著先生雙手一拉,此前絲絲縷縷滲透而入的陽光,頓時間如脫韁的野馬般,悉數從大開的正門涌入屋內!
徐安忍一時間適應不了這么刺眼的陽光,稍稍扭過頭去。
待到“塵埃落定”后,少年才回過頭看向那個立于門口的吳先生。
只見那位先生始終站在門口,身影沐浴在陽光中。
遠遠望去,恍若神人!
“徐安忍,陪先生走一程可好?”
————
羅淚江畔,
一位雙鬢比起往日更是添了星霜的先生,領著一個布衣少年郎,在江邊緩緩慢行。
行了數十來步,呈現在在布衣少年郎身前的是那座熟悉的劍廬。
少年和先生都不自覺地停下了腳步。
先生領著少年,駐足在劍爐旁,遠遠望向江面上泛起的漣漪。
眼下這位應該是如今小鎮里學問最是頂天的學塾先生,臉色有些蒼白,微顯憔悴,遙遙一指,問著身側的少年道,
“徐安忍,水性可好?”
少年雖然自從長大后便很少與林端陽一起來江畔戲水納涼,但是對于自身水性的好壞,一直都是擺了成竹在胸的態度。
少年用力點了點頭,沒說話。
見少年不發一言,吳先生點了點頭,算是認可。
繼而轉過身,將手指指向兩人身側的那副牌匾,那副刻有“法外施仁”的牌匾,自顧自地絮叨起了下文,
“我們儒家一脈皆是頭懸仁腰佩義,手執法。”
“法外施仁,意思就是說我們讀書人應該要守律法尊律法。不過若是在規矩方圓之類,要是有能夠不會破了規矩的仁義,是不應該吝嗇去贈予的。”
傾心聆聽著的少年,不知道要怎么措辭回復先生。
對于徐安忍來說,即便是心里已經有了答案,但真到了脫口而出的時候,卻又是詞不達意,狗屁倒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