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子攜著兩孩童于半路見一家客棧,于是在客棧內要了一間房令兩孩童休息。
問及事情的由來與身世,公輸步一一回答。
北斗子一聽,只覺甚是悲慘,不住哀嘆。
這兩個孩子正值垂髻之年,便受了喪失父母之苦,心想不能放著不管,決心找個人家將二人撫養。
這時公輸步忽然跪了下來,“請求道長收我二人為徒,學習厲害的法術和武功,將來降妖除魔,為我堯山村報仇。”
乩月見公輸步跪了,當即也跪了下來。
北斗子將二童扶起,“貧道關門已有十年,而且彩云觀很少收女弟子,伴有諸多條件,即使要收,也得先稟明掌門才行,你二人還是快快起來吧。”
二童不經事,聽他這么一說,隨即站了起來。
北斗子看著乩月,見她滿頭藍發,心中閃過一道念頭,
“她中了九釵的詛咒,天下間除了白澤之外,恐怕也只有那個地方的人或許知曉解法,不如將她帶到那個地方,托付給他們,或許能救她一命。”
北斗子打定了主意,次日便啟程朝南而行。
公輸步與乩月兩人只是跟著他,卻從不問他要到什么地方。
北斗子在空閑之余日日教他二人提高自身修行的心法,相處數日,但覺公輸步這孩子,性格淳樸,閑話不說,頗為喜歡,更是將更多的心法傳授于他。
那些都是彩云觀無上的心法。
公輸步和乩月二人雖不知北斗子厲害,對彩云觀更是聞所未聞,但是依然將心法牢記,即使只學了短短數日,卻也受益無窮。
這一日,北斗子帶著二童越走越遠,到得一個地處人稀的林子,林子南面有一段峭壁擋住了去路。
北斗子隨著峭壁而行,遇見一棵巨大的桑樹,桑樹下有一個巨石,巨石上刻著三個大字,
幽冥道。
乩月心想,這面前分明就是個峭壁,哪里來的道路?
北斗子拿出劍來,在巨石上“蹭蹭蹭”畫了三筆,
桑樹前的峭壁忽然幻化出一條小徑來,那小徑夾在兩壁只間,通向另一處,看著極是幽深。
乩月心下感嘆,“若不是道長知道這里的機關,尋常人哪里找得到,也不知那幽冥道通向哪里?”
公輸步卻是不動聲色。
北斗子帶著二人進了小徑。
那小徑既幽深又狹長,三人緩行,足足半個時辰,忽然一片開闊,眼前出現一個大山坳,更像是山谷。
山谷大得出奇,里面溪水潺潺,田畝泱泱,長林豐草。
屋室隱沒其間,連甍接棟,竹籬茅舍,應有盡有。
幾道溪水共筑一湖,一座小山傍于湖畔。
山邊卻是一座氣勢恢宏的建筑群,不是貝闕珠宮,卻也是雕梁畫棟。
再看山谷兩側布滿了藤條,順著絕壁在谷頂蔓延開。
遮天蔽日,幽深寧靜。
只是,山谷中有低暗的亮光,不知從何而來。
建筑群中獨有一座四方塔,拔地而起,直沖天際。
塔尖一律藍色的光暈流轉,似是顆珠子。
道路出處又有一石碑,上刻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