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百余道,“并無什么大事,就不勞道長廢心了。”
北斗子道,“歸長老無需客氣,貧道與竇掌門道同志合,與稷山書院也是極有淵源,但有效勞之處,盡可開口。”
歸百余頓了頓,說道,“既然如此,那就不瞞道長。”說著嘆了口氣,繼續說道,“道長也知,這稷山書院乃是依山而建,這后山名叫觀靈山,曾是給弟子修煉和捕捉靈獸的寶地,可是三年前,鄙派曾有兩名弟子突然在后山失蹤,數日杳無音信。我得此消息,以為有惡獸出沒禍害弟子,于是約了戒律、傳道兩位長老去后山查看,連查數日,一無所獲。哪料過了一個月,又有兩名弟子在后山失蹤,我們覺得事有蹊蹺,立即告知了竇掌門,竇掌門親自前往后山,可是仍然毫無進展。無奈之下,竇掌門只得下嚴令,不允許任何弟子前往。”
“我們本以為在白某與眾長老奮力守護,當不會再有弟子出事。誰知又一月有余,兩名弟子半夜憑空消失,此事一出,整個書院間鬧得沸沸揚揚,大多弟子還以為鬧了鬼,一時流言四起,不得安寧。我和其他兩位長老一猜想,均覺得是有人偷偷潛進書院,殘害我稷山書院的弟子,而且每月毒害兩個弟子,絕非偶然,這些遭毒害的都是年紀較小的弟子。我們三位長老還有掌門曾多次探討,究竟是誰能在我等的眼下隨意取人,意欲何為。我們急著尋出一絲端倪,可是每次一去后山都是毫無收獲。這番一來,稷山書院更是人心惶惶,可愁煞了掌門和我等。掌門擔心有大事將近,于是閉關修煉起來。”
北斗子說道,“原來歸長老擔心的是這兩個孩子受到牽連。”
歸百余道,“不錯,這兩個孩子還很年幼,若是......”
北斗子道,“不知其他幾位大師現在何處?”
歸百余說道,“近日又到了十年比試之期,溫長老與比長老率領本派弟子前往泰山以赴比約。”
北斗子又道,“原來又到了十年一度的泰山大會了,稷山書院中只剩下歸長老你一人,不知這觀靈山上有沒有什么可疑的地方?”
歸百余說道,“這后山滿山遍野叢林,只有一座廟宇,叫作觀靈廟,是歷代掌門用來祭拜神獸而用,往常都有弟子留守,只是如今發生了諸多事情,弟子都撤了回來,已經很久無人問津了。我和其他兩位長老,尤其在廟內探查了許多,同樣未發現任何線索。”
北斗子微一沉吟,說道,“聽大師說來,這件事大有蹊蹺,怕是一時半伙兒也不能查出來,這樣,貧道速速回昆侖山,將此事告知師兄弟還有掌門天師,然后一同前來再助貴派調查一番。”
歸百余一聽,心想天星北斗子何等的能耐,倘若能有昆侖山彩云觀相助,此事必能峰回路轉,大喜道,“道長如此大恩,吾等怎擔待得起,請受白某一拜。”說罷在北斗子面前拜了一拜。
北斗子立馬相扶道,“歸長老言重了,竇掌門與貧道乃是至交,就算是別派,我彩云觀知道了焉能放著這等事不管。”
歸百余道,“道長仁厚道義,實是蒼天之福氣。”
北斗子說道,“還勞歸長老在這期間照顧好這兩位小童。”
轉身對兩小童說道:“還不快叫師父。”
兩小童立即拜倒,對歸百余行了叩拜之禮。
歸百余歡然答應。
北斗子不多作停留,便欲離去。
公輸步、巫乩月兩童和北斗子雖然相處了數日,竟是依依不舍。
北斗子也是極為喜歡這兩個孩子,安慰道,
“我等終須有一別,日后若有緣分,自然還能相見,不必太過傷心。”
北斗子又叮囑二人將他傳授過的心法日日習練,不可怠慢,
隨即告辭而別。
——————————————————————————————————
通品
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中有三足烏,又太陽神鳥,生金銀烏三足。
——《萬獸本綱》
鵲山又名招搖之山,向東三百里為堂庭山,又南百八十里,有一深谷,名幽冥谷,光不能入,靈氣匯聚,滿地草木。
——《藏荒志》
據說三足金烏本是天驅,專門負責拖動旭日天車,在位之時有四只足,后來因為偷吃了王母娘娘的玉醉金萄,被削去一足,貶入凡間。
御家創于春秋戰國時期,秦統六國,學派遭遇抵制,流落江湖,一路坎坷,后來學派弟子推陳出新,在漢朝又迎來鼎盛,而后學派出現分歧,漸成兩派學說,數百年后,江湖中出現了兩個門派,都說是御家后裔,其中一派在南,為稷山書院,一派在北,為御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