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扶住張嬤嬤的肩膀安慰道:“嬤嬤先不要著急,現在已經如此,我們想想辦法,總會有辦法的,天無絕人之路,我們這一行十幾個人都是人證,通關文牒是死的,人是活的。我相信官府不會這么不通人情的。”
張嬤嬤搖頭道:“沒用的,大漢律法嚴明,沒有通關文牒根本進不了宮,這一路官府也不會相信我們的。”
“我看我們離秭歸不遠,不如讓一位隨從快馬回秭歸把這里的情況說明一下,然后補一份過來,后面這幾天我們抓緊時間趕路,五月底前肯定能來得及趕到長安。”
張嬤嬤無奈搖頭道:“通關文牒沒法補,每一份都有編號,發往何處在長史府也均有記錄,只有一一核對得上宮中才會放行。”
“那可還有其他憑證?”
“沒有了,本來那兩位公公是從宮里出來的,若是有他們在,宮中守衛認識他們也許還有可能可向宮里的總管公公稟告,可現在連他們也死了。”張嬤嬤此刻越想越是死路一條,偷偷摸著淚,不敢讓外面的人聽到。
“嬤嬤可也是從宮里出來?”王嬙問道。
張嬤嬤搖頭:“我只是住在京中,往年也只是給送進宮的姑娘們教些禮儀規矩,在宮中更不能隨意走動,與宮里的總管公公也不相熟,與宮中的寺衛也不熟,而且那些朝門軍的寺衛每個時辰值班的人都不一樣,整個朝門軍有幾千人……”說到最后已經沒了聲音。
“我們是不是身上也沒有錢了?”王嬙問道。
張嬤嬤無奈點頭。
這如何是好?沒通關文牒,沒錢,少了一位姑娘,現在離長安還有一千多里地,路狀又不好,古代又沒汽車,沒飛機的,這一千多里都是要靠兩條腿丈量出來的,就算有馬車,比走路也快不了多少,沒有個兩三個月根本不可能到達。
王嬙也很犯愁。
一分錢難道英雄漢真是不假啊。
況且她是一小女子,連英雄都算不上,更難了。古代男尊女卑極其嚴重,想要靠打工賺錢那是不可能的,時間也不允計啊。
荷玨的淚又哧溜溜的流出來了,綠香撲閃著大眼睛跟著哭。
突然嬤嬤看到王嬙放在桌上的玉佩,好奇的走過去,若是能把這個玉當了,應該能換不少錢。
王嬙搶先一步,一把將玉佩攬于懷中:“這是早上那位白衣男子掉的,要還給人家的,你別打它的主意。”
張嬤嬤伸出手道:“我就看看。”
“真就看看?我讀書少,你別騙我。”
“這哪能呢,我只是好奇那位白衣男子的身份,說不定能在玉佩上找到答案。”
玉佩上還能找到答案?這玉佩在古代是身份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