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本官看來,卻恰恰證明的了瀚軍的強大!
這兩戰,瀚軍損失可不大啊!老夫如今,才是為了保全南孟,不惜背負千古罵名,這老匹夫懂得什么,只知喊打喊殺!
前邊荼單火氣甚旺,與孟展爭辯許久,眼見他眼珠子充血,氣鼻咻咻的,只要怕當場暴走,孟展有些害怕,這才含糊應下,會好好思量此事,不會輕易下決斷,與楊瀚使者談判一事,也會穩下陣腳,爭取不會過份有辱國格,這才把荼單應付回去。
荼單一走,孟展就把玉鎮紙摔在地上,砰地一聲砸了個粉碎。
彭峰從屏風后邊繞了出來,道:“陛下,臣所言如何,這荼單,明明戰端可以消彌于無形,可他偏偏不肯善罷甘休,所為何來?因為一旦打起仗來,錢糧、丁口,全都要交到他的手上,到那時,軍方勢力膨脹,再無人可以挾制了。”
孟展氣咻咻地沒有答話,荼單總把他當成一個不懂事的孩子的語氣,這讓他備感屈辱。
彭峰道:“陛下,荼單本為國丈,尚還念些情意。但如今皇后娘娘已經薨了,如果荼單大權在握,對陛下是否還會如以往一般忠誠呢?老臣聽說,荼家二小姐失蹤多日,她的失蹤與宮中有關,可荼單對此一直問也不問,這其中豈不蹊蹺?”
孟展心中一震,臉色終于變了,緩緩地道:“那么,太師以為,朕該如何做?”
彭峰道:“陛下一向寬厚,但須知,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老臣有些思量,愿意說與陛下知道,如何決斷,還賴陛下圣裁。”
彭峰說話,可是比荼單順耳多了,孟展點點頭,道:“太師請講。”
彭峰道:“老太尉縱無功勞,也無苦勞,今日雖咆哮宮廷,蔑視君上,但是就算看在已逝的皇后娘娘面上,也不宜嚴懲。而那忘川都督林仁全,身在邊界,正與瀚軍對峙,也是不可以碰的。可是,軍方野心,不可不予打壓,劍南文傲,縱子行兇、縱部將行兇,不管從哪一方面看,都該予以嚴懲,以正國法,以立君威!”
彭峰上前一步,壓低聲音道:“陛下,可下旨任命忘川林仁全為水師元帥,一則,施以君恩,安撫于他。二則,他升為元帥,官秩地位,便不在文傲之下,免得受人節制。與此同時,選一可信之將,攜陛下密旨,前往劍南關,出其不意,剝其軍權,將文傲遞送京師!”
孟展眼睛一亮,道:“好主意,一軟一硬,一賞一罰,如此,足以令其分化,而非鐵板一塊了。”
彭峰道:“陛下圣明!”
孟展遲疑道:“可是,到時候太師豈非不肯罷休?”
彭峰微微一笑,道:“到那時,太尉縱然不滿,木已成舟,又豈能奈何得了陛下?只是……這南衙禁軍,還在太尉掌握之中,防人之心不可無啊。陛下須得早早物色好人選,只待劍南、忘川兩地之事妥當,立即走馬換將。我看,恭親王和毅親王就不錯,他們都是皇族,可以分掌南衙兵權,陛下若不放心,待安定以后,再徐徐換之即可。”
孟展聽他講要安撫林仁全,南衙禁軍也要換到皇族手中掌握,一切都是為自己打算,并未從中謀取權力,對他的話更是信重,徐徐點頭道:“此老誠謀國之言,那就這么辦吧。”
當下,這對君臣便商議由何人接替文傲,在彭太師技巧地提醒之下,孟展很順利地想到了大司農高英杰,于是這接替文傲鎮守劍南關的主帥,便算有了人選。
孟展寫下加封林仁全為元帥的詔書時,靈機一動,還加賜了一份丹書鐵券,在看他來,這已是圣恩浩蕩,不怕林仁全不感激涕零,全心全意地為他守邊,同時與荼單、文傲等人劃清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