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蘭登堡選帝侯也曾經向我發出過邀請,他希望我能在海德堡大學里擔任哲學教授,但條件是永遠不可提及與宗教有關的事情,但去掉宗教,人類的哲學就像是去掉了骨肉的動物,只有一張空洞的皮毛可講了,所以我拒絕了他,陛下,現在我依然要說……”
“您可以講任何您想要講的東西。”路易說。
“不不不,您不明白,”斯斯激動起來:“既然您看過我與笛卡爾先生的信件,也調查過我,那么您就應該知道我是怎樣在二十三四歲的時候被驅逐出阿姆斯特丹的。”
“您對上帝的理解與他人對上帝的理解,如同天壤之別。”路易說。、
“那么您不擔心嗎?”斯斯問。
“擔心什么?”
“法蘭西的年輕人或許也會和雅典的年輕人那樣誤入歧途。”
“這里我要說明,”路易說:“您將會在我的大學里講學,在這之前,你要憑借著您的學識與理念與其他教授競爭課時——在我的大學里,這是我的要求,如果您對上帝的詮釋能夠說服其他人,讓他們在邏輯與思想上無法反駁您,那么您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向年輕人們宣講您的理論。”
“所有的人都是如此么?”
“是的。”
“那么這相當公正了,”斯斯說:“我已經四十五歲了,我厭倦了四處漂泊與磨制玻璃鏡片,如果您在聽說了我的事情后,依然愿意雇請我,那么我就去法蘭西。”
“您看上去可一點也不像是四十五歲。”米萊狄夫人說。
“眾叛親離帶來的孤寂與艱苦的生活,無人理解的痛苦會讓一個人衰老的很快。”斯斯說。
“那么您就在這里等待回音吧,相信它會來到得很快。”路易點點頭,他正準備離開的時候,被斯斯叫住了:“如果您連我這樣的罪人都愿意寬恕,接納,仁慈的陛下,那么您愿不愿意多個可用的人?”
“可用的人?誰?”路易問道,他相信斯斯的推薦——這些過于睿智的學者眼睛里裝不下庸俗的凡人,包括國王和大公,他們入眼的人肯定有可取之處,笛卡爾向他推薦了斯斯,現在他要看看斯斯要向他推薦什么人。
斯斯一歪頭,“就是他,”他說:“陛下,他是亞歷山大.托里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