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倒不認為他在說謊,因為圣日耳曼昂萊曾經是國王駐蹕過好幾年的地方,就像是巴黎和凡爾賽因為有了路易十四而光輝日盛,也有不少人跑到圣日耳曼昂萊來參觀這位偉大的太陽王曾經的住所,雖然宮殿進不去,但他們也可以嘗嘗國王“稱贊”過的美食,光顧國王“定制”衣服的裁縫鋪,以及專供國王的王室夫人,著名的科隆納公爵夫人的脂粉鋪,為國王以及他忠心耿耿的火槍手們打馬蹄鐵的鐵匠鋪,甚至還有人聲稱他曾經在路上為國王服務過——他是一個總是擔著兩個大木桶,披著一個大披肩的“服務人員”,兩個木桶一頭裝著清水,一頭供人解決個人問題,他就說自己有幸見過國王的尊臀……這當然是在胡說八道,但就有人相信,因為誰都知道他們的國王很愛干凈,不會像那些貧民那樣隨隨便便找個角落就蹲下來釋放……
天曉得,在圣日耳曼昂萊已經建造了公用盥洗設施的時候,還是會有游客愿意付上一個小埃居來享受一下國王同款……
雖然也有人說這簡直是造謠和污蔑,但在“太陽王”強大的帶貨能力下,沒有什么產出的圣日耳曼昂萊確實借此達成了收支平衡甚至還略有盈余——市長這么說,也是因為國王巡游的第一站就在圣日耳曼昂萊,他已經想好了要仿效某個特殊地點的苦路——讓游客們按照國王巡游的路程走一次圣日耳曼昂萊了,當然了,在這段路程上,肯定會有很多需要他們慷慨解囊的地方。至于國王是不是真的品點過這些食物,用品或是有過什么美妙的風流韻事,游客們還能跑到凡爾賽宮去問嗎?
這種做法或許確實有些……過于魯莽了,但這個市長不愧為是柯爾貝爾推薦上來的人,他很清楚比起所謂的王室威儀,國王更在意他的旨意與法令是否貫徹到底了,他也起過一些不該有的心思,但最終還是壓抑住了自己的**——他甚至可以驕傲地說,圣日耳曼昂萊的收入中,至少有三分之一被他真真切切地用在了實處。
至于另外的那三分之二就別說了吧……這還是因為圣日耳曼昂萊的主教和監察官都不是太過貪婪的人呢……
說到圣日耳曼昂萊修道院的主教,他也真不是一個壞人,至少濟貧院的修建工作就是他主持完成的,這是一座新的建筑,運用了最新的建筑材料,也就是水泥磚,有三個庭院,呈品字排列,中間是教堂,里面居住著最為窮困的人——主要是外來的流民與乞丐,然后就是病人,這位主教原先在迎接國王的隊列里,但一聽到國王要參觀濟貧院,他就馬上跑到濟貧院收拾去了。
“這里可以容納多少人?”
“三千人左右。”圣日耳曼昂萊修道院的主教殷勤地回答道,市長猶豫了一下,他當然愿意繼續做國王的向導,但……總不能讓他一個人拿走所有的好處吧,在法國,高等圣職人員的任免權在國王而不是教皇手中,主教也是需要向國王展現能力與忠誠的,所以市長在考慮了一會后,退后兩步,將舞臺讓給自己的同僚。
可以看出,濟貧院經過匆忙的打掃,路面都是濕漉漉的,庭院里也見不到吵鬧的孩子與粗魯的婦人,從擦拭過的窗戶看進去,可以看到每個人都在認真而又忙碌地做工——濟貧院雖然算是一樁慈善事業,但每個人都要做工,男人們負責磨碎從各處收羅來的骨頭,這些被碾磨成齏粉的東西最后會變成田地里的肥料;女人們則做紡織與編織的工作,孩子們有時候會去給他們打下手,有時候則會去挑揀羽絨。
每個房間里都非常安靜,這倒不是因為國王賁臨,而是因為濟貧院的規矩就是如此,有些地方的濟貧院就算是庭院和睡覺的地方也不允許被收容的人說話,他們必須保持沉默來顯示自己的謙恭。
從連接著三處的長廊走過去,在教堂的后面,就是醫院了,姑且這么說吧,因為醫學院中的醫生與護士數量還沒奢侈到可以下放到這些地方的緣故——這里負責照顧病人的只有修女與修士,不過現在的他們所能用的不只有向上帝祈禱:“我們提供糖、滾水和藥草。”主教說:“還有干凈的床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