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如此,這里的床鋪干凈的會讓人吃驚,因為國王來到濟貧院完全是突發奇想,可以說這些雪白的床單與蓬松的帷幔不至于全是表面功夫,“這里只有一些輕癥病人。”主教恭維道:“您的子民虔誠,富足又健康,圣日耳曼昂萊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瘟疫和畸形了。”
“這是件好事。”路易說,這里沒有一個病人,或是幾個病人一個房間的傳統,大約一百八十張床鋪,所有的病人都在一個大廳里,用帷幔隔開,但既然主教說這里沒有傳染病人,那就還能忍受,空氣中雖然有點酸臭味,卻也不可避免,國王停留了一會,就離開了,畢竟他身邊的隨員太多,留在這里對病對他們都不好。
有趣的是一直跟在國王身邊的大郡主,還有如費迪南以及腓特烈這些身份尊貴的少年人都不由得眼睛睜得大大的,只怕他們也是第一次親眼看到這些呢,畢竟作為郡主,大公之子與王子,不是路易十四,誰敢帶著他們進濟貧院這種地方呢?而且別處的濟貧院只會更壞,更混亂。
“我剛才看到有人在啃骨頭。”大郡主低聲說。
“嗯,不奇怪。”路易也低聲說,大郡主肯定是看到了那些負責碾磨骨頭的男人們偷偷地啃了骨頭,這在濟貧院是司空見慣的常事,畢竟這里的人不可能經常吃到肉,有些骨頭還算新鮮,帶著碎肉,殘留著骨髓,他們就免不了啃上兩口……所以說這份活兒是很有油水的,在一些比較嚴苛的濟貧院,還會有人因為一根肥美的骨頭打架呢——這也是他親政很久之后才知道的。
“所以在做出任何決定之前,”路易對大郡主說,“最好能夠盡可能地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方方面面。”
有時候好心辦壞事就是這個緣故,就如他們現在看到的,也許會有好心人認為這種辛苦的工作不應該讓濟貧院的人來做,卻不知道沒了這份工作這些男人們就得失去生活中的最后一點安慰,他們只會感到憤怒與失望,最后釀成什么結果誰也不知道。
看過了濟貧院,又大致看了看下城區的情況——國王終于愿意回到他的圣日耳曼昂萊宮了,這讓很多人都松了口氣,國王在下城區里走來走去,又不安全又不穩妥(對任何人而言都是如此),幸而陛下看上去還算滿意,也答應了會在第三天召開宴會和接受人們的覲見。
這才是一個國王應做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