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婭的堅決讓英諾森十一世除了嘆息之外別無他法,他也并非虛言恫嚇,因為西班牙的使臣與奧地利的使臣隨即聯袂而至,他們重申了托萊多大主教與利奧波德一世的意思,也就是說,如果安東尼婭愿意撤回申訴,回到西班牙,將卡洛斯二世的私生子認領到名下,她至少可以得到五十年的尊貴榮華。
如果是在安東尼婭才被嫁到西班牙,對婚姻還抱有一絲期望的時候,他們是有可能如愿的,可惜的是,在王后遭受折磨與死亡的威脅時,他們一個都沒出面,現在他們的話也起不了作用,就如安東尼婭對英諾森十一世所說,她若是回到西班牙,當做什么事情都沒發生過,那就是對于自己的背叛——這位奧地利公主懷著一顆超乎尋常的叛逆之心,一等到天黑,她就從教皇為她安排的住所里直接跑到了孔蒂親王的下榻處,懇求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庇護。
這種做法無可厚非,歷史上并不缺少祈求庇護的人反而被出賣的事情,別說公主,國王也受過這樣的背叛。
而且從親緣上來說,安東尼婭祈求法國國王的庇護也不是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別忘了,法國國王的母親也是一個奧地利的安娜,從近處說,路易十四的妻子王后特蕾莎正是她的姨媽,只是這樣的作為……
遠在奧地利的利奧波德一世勃然大怒。
他咬牙切齒地發誓,如果事情正如他所不期望的方向走,他不會將這個叛逆的女兒送到修道院里去——當然不是因為憐憫與慈悲——他要將她作為一個叛國的罪人那樣審判與處刑!像對待一個女巫那樣,把她活活燒死!又或是像匈牙利人對待那位女伯爵那樣,把她關在一個不見天日的小房間里,門也封掉,只留一個小口用來送食物和水——看看她什么時候才會發瘋1
他佝僂著脊背,在簽字廳里走來走去,他與西班牙的公主還沒有一個兒子,沒有繼承人,如果英諾森十一世經不住法國人的逼迫,宣布安東尼婭與卡洛斯二世的婚約無效,那么路易十四的次子就真的要取代哈布斯堡,成為西班牙的主人了。
要說他是歡欣鼓舞,真心實意地將自己的公主嫁給卡洛斯二世的,那根本就是在胡說八道,奧地利與西班牙雖然同出于哈布斯堡一系,上百年來聯姻不斷,但奧地利是奧地利,西班牙是西班牙,這終究是兩個國家,每個國王都在渴求更多的領地,利奧波德一世也不例外。
他更希望,安東尼婭能夠為他爭取時間,如果他與王后有了一個男性繼承人,她也能以王后或是未亡人的身份為奧地利與她的弟弟爭取西班牙的王位,當然,退一萬步來說,如果安東尼婭能夠生下一個男孩,也總比一個波旁來得好。
波旁,路易十四,他在口中喃喃道,這個姓氏,這個名字,就像是用燒紅的筆尖寫在他心上的。
利奧波德一世走到窗前,凝望著窗外的景色,不知不覺間天色已暗,霍夫堡宮外的街道已經燃起了點點燈火,黑色的煤氣燈柱就像是一個個最警惕并不知疲倦的衛兵,安靜地守護著民眾的安全——他的警察局長也有說,自從有了這些燈火,隱藏在黑暗中的罪行少了不知道多少,商店的主人延遲了關門時間,街道上的人也多起來了,不過隨之而來的就是衛生問題,但只等經費到位,公共衛生設施的建設也會被提上日程。
這不過是利奧波德一世向路易十四學習的一點點小內容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