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真是一樁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鮑里斯雖然成為了俘虜,卻沒有多少驚慌不安的神色,主要是因為卡爾薩瓦的情況實在是太特殊。
卡爾薩瓦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與瑞典國王卡爾十一世的一樁秘密交易的產物,雖然從古斯塔夫二世開始,瑞典的軍事著重點就從西轉向了東方,也就是針對俄羅斯、波蘭等北方國家,而不是原先的挪威與丹麥,但在卡爾十世即位后,雖然他還是和波蘭開戰——也就是第二次北方戰爭,但因為在這場戰爭中,丹麥不但與瑞典的敵人組成同盟軍,更是在卡爾十世陷入苦戰的時候,悍然往前者的背后刺了一刀——不過他們也沒得什么好處,卡爾十世與他的表妹克里斯蒂娜相反,性情彪悍而好戰,丹麥要戰他就戰!
就算是與丹麥結盟的勃蘭登堡選侯要求他與丹麥談判,他也沒有答應,乘著天氣寒冷,他率軍冒險踏冰渡海,一路打到西蘭島,直接威脅到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
如果不是后來荷蘭擔心瑞典吞并丹麥后,會對荷蘭不利因此插手這場戰役,或許路易十四提出的交易并不能讓卡爾十一世點頭呢。
卡爾十世后來因為感染肺炎不幸在哥德堡去世,在去世前他還在籌備對丹麥-挪威的又一場戰爭,并且已經得到了支持——在他去世后,卡爾十一世雖然暫時無法親政,卻牢牢地記住了父親的話,另外,哪怕沒有接受過系統完整的教育,他的天賦(將軍與國王的)依然讓他能夠從地圖上看出,如果不能吞并,至少要控制住丹麥-挪威,瑞典即便打下了再多的領地,也如在一塊狹小巖石上砌筑的城堡,時刻有傾覆之憂。
路易十四與他的秘密協議,讓許多大臣認為是一場荒謬的交易,但讓卡爾十一世說,大公主位于北荷蘭格羅寧根的領地,將來會在大公主去世后作為嫁妝被她的兒女,也就是未來的瑞典國王繼承,這是法國國王也無法否認的;而路易十四從他手中購買的卡爾薩瓦以及鄰近領地,名義上屬于曾經的波蘭國王約翰二世,當然,路德維希一世(大孔代)或是他的后人必然會想到各種辦法從約翰二世手中謀取這片領地,像是現在,波蘭王太子亨利已經率軍駐扎在卡爾薩瓦,當然,說起來他是在為教會的紅衣親王服務,之前也不是沒有這種事情。
這可以說是路易十四買給大孔代的一塊踏腳石,畢竟波蘭施行的也是選王制度,國王的權威完全無法與法國國王相比,大孔代要在波蘭的王座上銘刻上波旁的名字,實屬不易。
路德維希一世或許可以成功,或許不能,但卡爾十一世也已經有了計劃——他的兒子也有波旁血脈……不是么……
他已經決意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對丹麥-挪威的事業了,之后的事情就交給他的子孫后代去勞碌吧。
也因為這樣的原因,波蘭的王太子亨利并不能在卡爾薩瓦擁有所有的主權,他有兩個主人,一個是內維爾圣馬丁修道院院長,也就是原先的約翰二世,一個是他的父親路德維希一世,他不可能擅自處死一個羅曼諾夫,一個王室成員,沙皇的親眷。
羅曼諾夫的鮑里斯確實得到了他所想要得到的待遇,說真的,波蘭王太子給他的待遇甚至比他在自己的軍隊中還要好些——畢竟亨利允許這位尊貴的俘虜與自己共享寢帳、器皿、食物等等,而亨利的東西幾乎都是從法國來的,意大利、西班牙與荷蘭甚至奧斯曼土耳其、金帳汗國都曾影響到俄羅斯的宮廷,但要說起享樂與時尚,現在誰也比不過巴黎與凡爾賽。
他是“樂不思蜀”了,但亨利與不花都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感覺。
“他是怎么……”不花做了一個隱晦的手勢:“怎么會落到您手里的……”
亨利固然成功地拖延了時間,借用巫師與血族的力量與天賦引來了大湖與河流的水,將卡爾薩瓦的周邊變成了一個大沼澤,令得俄羅斯人的火炮與騎兵失去了用處,但對波蘭人來說不算是一場勝利,對俄羅斯人來說也不算是一場失敗,頂多算是有了一點挫折罷了——原本能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解決的問題變成了需要一點時間的拉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