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知道么?”
“馬德里與托萊多一直在拖延推諉,”奧爾良公爵在鋪著白色亞麻床單的床榻上坐下,“他們還沒有決定選擇夏爾還是腓力。”
“事實上這就說明了他們的態度,卡斯蒂利亞人可不喜歡法國人,”神父說:“無論是依照世俗的法律還是天主的法律,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次子夏爾,這位小殿下也是最名正言順的繼承人,畢竟他的母親是長姐,論起出生日期,也要比利奧波德一世的兒子早,更不用說,利奧波德一世的兒子是長子,如果不出意外,也會是將來的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帝,奧地利的大公,他如何同時統轄兩地……”
“這也許正是西班牙人所期望的,”公爵嘆了口氣,從那些人的態度上來看,想讓西班牙人選擇夏爾實在是不太容易,第一:如果是神圣羅馬帝國的腓力成為了西班牙的國王,那么在將來,即便這位陛下成年,也要可能無法親自統治西班牙——他們之間間隔著一個法國呢——而只能派出兄弟或是親信來遠程控制,這樣與現在的情況也沒什么兩樣,西班牙依然屬于西班牙人;但如果是法國的夏爾成為了西班牙國王,誰也不能否認西班牙與法國緊密相連,不管是路易十四,還是將來的法國國王都有可能通過聯姻或是聯統的方式來達成法國-西班牙的合二為一……
畢竟對歐羅巴的君王來說,沒有什么能比擴增自己的領地更重要的事情了,要讓法國繼續承認西班牙的獨立,將會是一樁很難的事情——有布列塔尼、加泰羅尼亞的前車之鑒,西班牙人怎么也不會相信法國不會吞并自己的國家。
第二:西班牙王太后是哈布斯堡的女兒,為了保證哈布斯堡對西班牙的統治,她先是被許給自己的堂兄,也就是腓力四世的長子,西班牙王太子,誰知世事難料,這個年輕人竟然比自己的父親還要早地離開了人世,但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必須有個繼承人,于是……還在豆蔻之年的她就被嫁給了自己曾經的公公……這種畸形扭曲的婚姻關系在當時是可以被理解的,但對一個純潔的少女來說……沒有什么能比這更惡心與令人痛苦的了吧。
為了哈布斯堡,她放棄了對愛情的憧憬,也舍棄了對親情的妄想,她與丈夫、丈夫的私生子和大臣,還有自己的兒子爭奪權力,甚至為此被流放,被囚禁與被刺殺,她失去了那么多東西,現在要她支持法國的波旁而不是哈布斯堡,怎么可能呢?
馬德里與托萊多的宮廷中,也以這位王太后為首,隱約形成了兩派勢力,一方以托萊多大主教與王太后為首,成員幾乎都是那些仰仗著哈布斯堡的力量方能立足的守舊派,另外一方以海軍大臣帕蒂尼奧為首,帕蒂尼奧站在個人立場上當然希望能夠延續哈布斯堡的統治,但他去過巴黎,見過路易十四——為了民眾,他更愿意選擇這位光輝之王的兒子,而非利奧波德一世的兒子……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路易十四的學者們撰寫與證述的“血緣與血統論”已經傳播到了許多國家,西班牙也不例外,他們已經知道,從腓力二世的兒子開始就初見端倪的畸形下巴與一系列健康問題,都來自于其父母過于接近的血緣關系——雖然路易十四的母親和妻子都來自于哈布斯堡,但幸運的是,路易十四的父親路易十三往上,波旁家族幾乎與哈布斯堡不曾多次聯姻,哈布斯堡的血在波旁的血管中不夠濃郁,最可靠的證據就是無論是路易十四還是奧爾良公爵,甚至于他們的孩子,都是王室中難得一見的美人,并且各個身材高挑,強壯并且聰慧過人。
而另一個備選,也就是利奧波德一世的兒子腓力,很遺憾,他的母親是他父親的外甥女,這樁舅甥婚姻不但導致利奧波德一世與妻子多年無子,還令得這個出生得十分合適的孩子身體情況“不夠理想”,這是奧地利宮廷御醫的委婉說法,但誰都懂這是什么意思。
有過卡洛斯二世在前,還要誰會希望西班牙的王座上坐著一個瘋癲羸弱的國王?帕蒂尼奧已經深刻地理解到讓一個病痛纏身的人來做國王是件多么愚蠢的事情,歷史上也只有一個更像是圣人而不是凡人的鮑德溫四世(麻風國王)——至于普通人,虛弱和痛苦會讓他們失去思考的能力,變得粗魯暴躁。如果他是國王,那就是一場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