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路易這次的信件中說,他們的婚禮很有可能要提前——路易十四已經取得了教皇的特赦令——因為接下來的好幾年里,路易十四隨時可能要御駕親征,不在巴黎與凡爾賽,無法為他們主持婚禮。雖然沒有國王在,王太子舉行婚禮也不是不可以,但這種行為也許會被人解釋為國王對兒子的新婦不滿意,對一個外國王太子妃來說,這種謠言會讓她在凡爾賽寸步難行。
所以,雖然伊莎貝拉公主還沒到既定的婚配年齡,婚禮卻必須在今年的圣母升天節前后舉行,“之后還有連接數月的凱旋式與慶祝儀式。”小路易這樣說,同時也向公主致歉,因為這些儀式將他們的婚禮與對英法海戰的最新一次大勝帶來的快樂與榮譽糅合在了一起,路易十四也有心借此讓法國的民眾緊繃的心弦略微放松一二——他這次依然不打算向民眾征收多余的戰爭稅,而是用王室收入、戰爭公債、戰獲、賠償來應對這份滔天的開支,既然如此,他的民眾就應該繼續往常的平靜生活,為他耕種,做工,學習,尋常而幸福地度過每一天。
這種描述讓伊莎貝拉公主感到新奇,她不受佩德羅二世喜歡,公主也不可能插手朝政——王后也不能,倒是王室夫人有可能長隨國王身側,進些讒言或是探取消息,但她能夠閱讀,就能看史書與報紙,知道每當戰爭開始的時候,國王就有權向民眾征收戰爭稅,而且不是一次兩次,而是看戰爭的進展,連續收取好幾次也是有可能的。
以及,這種稅收的額度是國王定的。
所以每次戰爭之后,都會爆發饑荒、瘟疫,帶來無盡的死亡,就如同圣經中所描述的,四個毀滅天使,戰爭、饑荒、瘟疫與死亡總是聯袂而至,戰爭是一頭龐大的吸血怪物,能夠將一個富庶的國家吸吮到骨肉枯槁。
她不能確定王太子小路易所寫的是不是都是真的,她試過詢問身邊的侍女,但她們不是一無所知就是嚴厲的阻止她繼續關心這些問題——這是男士們的特權,作為一個公主,將來的王后,她的問題是很不得體的。在凡爾賽已經超越了辛特拉宮成為了歐羅巴最為時尚與嚴苛的地方之后,她若是不能謹言慎行,可能會招來比死更可怕的后果。
是嗎?伊莎貝拉公主卻不那么認為,她沒有天真地以為,她與從未謀面的王太子之間會有什么浪漫的一見鐘情,但她可以從往來的信件中看出王太子至少是個敦厚而又寬容的人,而且凡爾賽與巴黎的人們,也不如人們所告訴她的那樣,長著一雙無比苛刻而又挑剔的眼睛。
因為太陽王路易十四很愛自己的孩子。
不僅僅是他的繼承人,王太子小路易以及對西班牙王位有繼承權的夏爾王子,他對大公主伊麗莎白同樣關心愛護,體貼備至,這種愛護又與外界,譬如伊莎貝拉接觸到的那種愛護不同,簡單點說,這種愛護含括了期待與扶持,就像對待一個男孩那樣,人們對此議論紛紛他卻毫不在意。
這樣的余暉同時還映亮了周圍的人,從奧爾良公爵到大孔代之子亨利,甚至拓展到了王子與公爵之子未來的妻子那里,她,還有托斯卡納大公的女兒,以及法蘭西王室將來的新成員,都承蒙其恩惠。
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她對即將到來的遠嫁并不恐懼,甚至十分期待。王太子說,在巴黎與凡爾賽,貴女們已經在籌備撿起一所女子大學,不是那種修道院式教學,而是與之前的大學一般,教授哲學、數學與醫學的大學,那些曾經在初中級女子學院就讀過的學生在畢業后可以選擇繼續深造,未婚女性與已婚女性一視同仁。王太子甚至說,如果她愿意,也可以去上學,接受那些智者與長者的教導,將來她可以成為貴女們的導師,也可以教育他們的孩子,或是作為一個學者……天!真正是太可怕了,伊莎貝拉公主都不敢相信,怎么可能有這樣的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