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母吵了一架。”小路易說,而后停頓一下,糾正道:“和所有的人都吵了一架,除了父親。”
主要是會因為沒人敢去打攪威嚴日盛的路易十四。
“你們在爭執什么?”侯爵好奇地問道,如果說王太子與大臣或是將軍起了爭執,不,這種可能性很小,畢竟路易十四還在王位上,無論是誰都不會去和王太子太過親密——遑論那些需要爭執的重要事情——不重要的事情他們定然會無下限地迎合王太子,除非是路易十四持著反對意見。
小路易嘆了口氣:“我想取消……更衣禮。”
更衣禮,事實上這只是一種為了便于稱呼而創造出來的名詞,因為這個儀式既不會明晃晃地寫在婚姻契約上,也不會公之于眾(對大部分人而言),宮廷中的人也從不提起——這種幾乎可以視作下馬威與羞辱的行為。
當今的王太后,王后都曾經經歷過,就連路易十四的女兒伊麗莎白也未能幸免(雖然到了伊麗莎白這里這個儀式幾乎就是一個象征性的流程)——遠赴普魯士結婚的大郡主也因為普魯士與法蘭西沒有緊緊連接著的國境線,只在自己的房間里被侍女們環繞著換了普魯士的服裝就算完成了該項儀式——但這項儀式確實存在沒錯。
在呈給王太子小路易的迎接新婦的流程表中,就有這么一項——依照傳統與商定的條約,葡萄牙公主伊莎貝拉在乘船越過大西洋抵達南特后,法蘭西人的港口將會停泊著一艘既不屬于葡萄牙人,也不屬于法蘭西人的船只,伊莎貝拉公主要在這艘船上,在雙方證人,也就是葡萄牙人與法蘭西人的注視下,脫掉所有屬于葡萄牙的衣物與飾品,連一根纖維都不能留下,然后換上屬于法國人的衣服,鞋子,才算是真正成為了法蘭西的王太子妃。
對此,侯爵雖然是個男性,但因為他的母親拉法耶特夫人就是宮廷貴女,長隨王后以及女公爵身側,所以對這個儀式的內容還是很了解的,也避免了王太子必須詳細描述這個問題的尷尬——然后他就聽王太子說,他有意在流程中取消這個環節。
侯爵頓時犯了難。
這個時代的人們令人咋舌地對這種細枝末節格外精心,關切備至,當初路易十四是以太陽王的身份壓制了所有前來迎接新婦的瑞典人才能免于伊麗莎白公主遭受這份磨難,大郡主則是因為普魯士國王需要向法蘭西國王表現出足夠的誠意才能拿到左右搖擺的資格,按理說,要面對這樁難事是葡萄牙公主,沒人會在意——但王太子就提出,要取締這一令人難堪的儀式。
反對者很多,不完全是出于私心。不管怎么說,因為當初伊麗莎白公主不算是完全完成了這樁儀式,依然有人質疑她對瑞典是否有足夠的歸屬心,這點直到瑞典王后生下了卡爾十一世的繼承人才算結束。
葡萄牙公主的身份原本就有點礙難,如果伊莎貝拉公主沒有履行這項義務,會不會也有人以此為理由來攻訐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