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我。”小路易簡單地說。
小路易是有個榜樣的,那就是他的父親路易十。當初因為特蕾莎王后的嫁妝遲遲沒有抵達法蘭西,無論宮廷還是朝廷內外都有不少惡毒的流言,就連同為西班牙哈布斯堡公主的王太后也曾冷待過王后很長一段時間,但路易十四卻從未動搖過,他溫和有禮地對待自己的妻子,尊重她,與她分享權力,他的態度讓特蕾莎王后得以在盧浮宮與凡爾賽宮立足——相比起路易十三的妻子,也就是王太后,她真是太幸福了——后者的丈夫曾有二十年不曾與她同床共枕,而人們一味地苛責這位婦人居然沒能給國王生下兒子……
路易十四也教導過自己的兒子,無法保護自己的妻子,反而跟隨旁人指責與傷害她的人,不說在道德層面如此,至少在責任感上,是有所欠缺的——這點與旁人的說法截然不同,對此路易十四也做了解釋——因為國王的權力過大,能夠被他信任的人又太少,所以一旦能夠取得國王的信重,其收益簡直無可計數,但作為妻子,王后天生就是國王的盟友,她若是能夠得到國王的愛,就等同于奪走了這其中最好最大的一顆果實,而且輕而易舉。
所以一般而言,本國的大臣與貴族們都會竭力破壞國王與王后之間的關系,他們寧愿去阿諛奉承一個違背道德的“王室夫人”,也不愿意向王后屈膝低頭,雖然他們的理由一貫冠冕堂皇——當然,他們會對王太子說,擔心一個外國女人對他影響過大,以至于動搖了法蘭西的根本。
“但,”路易十四笑著對小路易說:“我尊敬你的母親,也有親愛的人,但她們又何時改變過我的決策呢,除非我原先就想要這么做。將來你也是如此,若是你做出了拙劣的計劃,或是愚蠢的行為,別去責怪任何人,因為如果你被影響到了,也是你愿意被他或是她影響到,這仍然是你的錯。”
小路易深深地將這番話記在心里,這是他的父親,一個偉大的國王所說的,難道不比那些學者與政客們的耳語來得可信?他在閱讀那份流程的時候,一直在思考,作為法蘭西將來的國王,是否要用這種……堪稱無聊的手段來折辱自己未來的妻子,難道羞辱一個人就能讓她崇敬和愛慕自己嗎?就算是個乞丐,又或是個無惡不赦的暴徒也不會這樣認為。
他看過每一封伊莎貝拉寫給自己的信,也留著自己寫給伊莎貝拉的每封信的底稿,他曾經勸慰過這個被罪惡感折磨了多年的女士(她與她的父親與母親都不同,依然保有一顆純潔的心),他許諾說,只要她來到法蘭西,就能得到自由、愛和尊嚴。
然后呢,在她的腳觸碰到法蘭西的泥土之前,首先要在一群陌生人面前……直到身無寸縷?
這就是他給她的第一份禮物?
王太子不愿意,但這種行為無疑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