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蘇丹所指定的制度在這時候結出了惡果——沒有成系統的編制,無論朝廷,宮廷還是軍隊,都只有蘇丹一個人能夠發號施令的結果是,就算蘇丹是個天使般的大能,他的旨意也只能抵達他所能看到,所能聽到,所能觸碰的那一小小的部分。
也許給他足夠的時間,這份旨意會如同倒進泥土的牛奶一樣慢慢地往下滲透,最終遍布各地,下達最底層,但……
不過這些都是我在很久之后才能領悟到的東西,那時候我已經是個老成的官員了。
……
意大利聯邦王國在這場會議不久之后建立,科隆納公爵,安茹公爵,托斯卡納大公被推舉為意大利國王。
以及,第十次十字軍圣戰的領袖。
……
事實上,就算是當時的我,也知道年輕的意大利國王所依仗的絕不是意大利人,而是法國人。
路易十四堅持要將意大利的諸侯們捆綁上聯邦的戰車,也不是指望他們那點可憐的戰力,而是為了避免戰后有人背信棄義——這種事情意大利人還挺擅長的,所謂的盟約對國王,大公與諸侯們也不過是比一紙空文更好點——太陽王一邊用奧斯曼土耳其人來恐嚇他們,一邊也用奧斯曼土耳其人來誘惑他們。
畢竟這些奸惡的政客是辦法用死了就能上天堂之類的話術來勾搭的,但實實在在的土地與港口能。
第十次十字軍圣戰與前九次也沒什么區別,那些興致勃勃,眉飛色舞的家伙們所期待的還是劫掠、占領和另外一些不能明寫在羊皮紙上的東西,太陽王已承諾了,在圣戰結束后,他會公平地分割戰利品。
戰利品,不再是蘇丹的帳篷,馬匹或是韃靼人的臭靴子之類的——而是奧斯曼土耳其的領地。
威尼斯當然是克里特島,熱那亞可以得回在黑海與地中海的殖民地,那不勒斯不但可以消除奧斯曼土耳其的威脅(一般而言,奧斯曼人要攻打意大利,都會自那不勒斯登陸),還能得到更多的補償——具體要看他們能夠打到什么地方。
是啦,太陽王一開始就沒想過只是把那些可惡的異教徒們打回他們的國家就罷手,不,應該說,這次十字軍圣戰就是為了奪回那些原先屬于天主教徒的土地。
只是那時候,人們對他,對意大利最好的期望也不過是將奧斯曼土耳其人驅逐出半島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