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時期的基本食品
有些研究文藝復興時期食品的作家認為那時意大利人的食物可以分為三大類:面包、酒和所有其他的。實際上這只是對農民階層飲食結構的準確描述,而各公國宮廷里的飲食并非如此,其構成更加豐富多樣。美食史學家艾倫?格里科(AllenGrieco)指出了一個鮮為人知的事實,在當時,與肉類相比,小麥粉的價格昂貴得驚人。如今肉類的價格幾乎是面粉的十五倍,而在文藝復興早期的意大利,豬肉只比小麥粉貴兩倍,小牛肉也不過貴二點五倍。這里同時也存在著一個直接的社會關系:“社會地位越低的人,其收入消耗在面包上的比例就越高。”
類似的聯系還適用于酒類的消耗。路易?斯圖弗(LouisStouff)在研究位于普羅旺斯的教皇學院(StudiumPapal)于1365年左右的食物預算時發現了如下的百分比:
葡萄酒:41%
面包:32%
肉類:15.5%
魚類及蛋:5.3%
香料、烹飪油及奶酪:3.1%
水果蔬菜:3%
美食作家克里弗德?A.萊特對此提問:“這些數據可以告訴我們什么呢?毫無疑問,答案是,在普羅旺斯,美酒就是食物,那些被大肆吹噓的‘地中海蔬菜’幾乎就不存在。”不過,在這里,蔬菜比例偏低可能是因為大部分蔬菜都在自家的菜園里種植,人們并不需要花錢去購買它們。
美酒之樂
我惟一一次看到你歡欣雀躍……是我們品嘗那紅酒的時候,你可記得?你忘卻了你所有的哀傷……那一晚,我們歡笑,我們暢談……
——弗朗西斯科?達梯尼(FrancescoDatini)致賽爾勞?馬澤(SerLaoMazzei),約1400年
盡管上流社會花在面包上的預算比例并不太高,不過,宮廷的御廚房里仍然烤著飄香的面包,就像農民們也自己烤制面包一樣。關于烤面包,普拉蒂納有如下建議:
我建議所有的面包師傅這樣烤面包:面粉需選擇小麥粗粉,精研后,經優質的篩網過篩,置于裝有溫水的面包烤盤中,然后像意大利的費拉里(Ferrari)人那樣撒上鹽。添加適量酵母后,放置于任何一處你能找到的潮濕的地方令其發酵。這樣制作面包簡單易行,惟一需要注意的是,酵母的用量一定要適中。過多,烤出來的面包會帶酸味;過少,面包成品不會蓬松,而且難以消化也不利于健康。面包需要經烤爐仔細烘焙,最好多花些時間;千萬不要一天烤制過多,因為只有用新鮮的面粉制作的面包才是最營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