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卡洛斯二世的臉面也算是保住了……
而后,作為補償,路易十四毫不猶豫地拿走了荷蘭在亞美里加的其他地區——哈德遜河流域,雖然一開始路易準備好好反芻佛蘭德爾與荷蘭,雖然新大陸和殖民地看上去都極有吸引力,但他也知道毫無秩序的擴張只會淪為第二個羅馬——古羅馬帝國就是因為持續不斷地擴張,卻沒能鞏固自己的基礎,才會導致在中后期,整個帝國都處于一種松散的聯盟狀態,每個區的總督都像是一個國王,哦,不,他們之后確實成了國王。
但既然法蘭西已經得到了亞美里加,荷蘭其他的殖民地就都成為了狼群爭奪的獵物——英國得到了巴達維亞,蘇門答臘,馬六甲和錫蘭(馬六甲幾乎可以說是英國商隊的最大陰影——荷蘭人掌握馬六甲的時候,每個英國商隊都要繳付沉重的稅金);西班牙得到了香料群島(葡萄牙使臣抗議了但沒用),不過他們乘機奪回了好望角;奧地利企圖留下安德列斯群島,但最后安德列斯群島還是被瑞典得到了——安德列斯群島正是連接亞美里加上下兩部分的島嶼,法蘭西既然已經決定接受新約克,那么卡爾十一世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安德列斯群島,這里就要慶幸卡爾十一世為了見見自己將來的新娘而特意趕到凡爾賽了,奧地利的使臣只是一個伯爵,在同時面對瑞典國王與法國國王的時候,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但奧地利的使臣也并非空手而回,他們得到了印尼與馬來群島。
——————
暫且不說威廉三世是怎么滿懷仇恨地回到房間——這時候他已經是奧蘭治親王了,雖然留給他的只有一個烏得勒支,他曾經想過刺殺罪魁禍首,也就是法蘭西的國王路易十四,但每次覲見這位國王身邊都有教士和侍衛,他也沒有那個價值讓路易十四另眼相待——其他國家的使臣都可以說是精疲力竭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間,要么大吃大喝,要么倒頭就睡,還有一些則在繼續思考。
譬如西班牙的使臣胡安.帕蒂尼奧,他是腓力四世的私生子,現在西班牙的攝政國王唐璜.何塞的心腹,但他的本心是忠于哈布斯堡的,也就是說,他的主人應該是卡洛斯二世,只是在見到了路易十四之后,雖然他知道不應該,但心中還是不由得升起了一股失望的情緒,他沒有期望過卡洛斯二世成為第二個太陽王,但太陽王身邊的科隆納公爵都不知道要比卡洛斯二世好上很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