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些阿扎普就算知道了,難道他們還會有什么多余的想法不成,這些步兵原先就是奧斯曼土耳其的各大軍團用來消磨敵人兵力所用,來源復雜身份卑微——其中一大部分是安納托利亞的土庫曼人,還有邊境省份的平民——二十戶到三十戶人家要出一個男性士兵,并且提供食物和裝備,當然,那點食物通常是只夠他去到征兵點,還有一些志愿步兵,他們都是教徒或是皈依后的基督徒,他們的薪餉也是由他們的村莊,而非軍隊支付的——那么也許會有人感到疑惑,既然如此,他們又為何要參軍呢?回到上一題,答案還是一樣的,他們需要從戰爭中獲得錢財,來應付愈加沉重的稅賦。
像是這樣的情況,大維齊爾允許他們肆意劫掠就像是阿里巴巴打開了大盜的寶庫之門,那些被提早收割與焚燒的麥田,空蕩的城市,荒蕪的村莊給他們帶來的不安頓時消失了,無論你走到什么地方,都是熱熱鬧鬧,歡歡喜喜的。
他們的歡喜建立在基督徒的痛苦上。
那些以為自己不會被波及的村鎮,在面對奧斯曼人的大軍時幾乎沒有抵抗的可能,他們哀求著想要覲見大維齊爾,但這些人的脖子往往斷的最快,這些阿扎普當然不會希望大維齊爾改變主意。
而且與奧斯曼人曾經征服過的地方不同,艾哈邁德不需要拖累他們的奴隸,俘虜中的女性,孩子和老人全都會被殺掉,只留下
年輕的男**隸。
這些奴隸就是與聯軍的高地牧民以及周邊的斯洛文尼亞人碰撞在一起的第一批士兵。
這是一樁殘酷無比的事情,因為這場戰爭本來與斯洛文尼亞的市民與牧民毫無干系,但戰場在他們的家園,他們的妻子與孩子變成了燃料和食物,他們的父母就像是牲畜那樣被殺死,他們自己則成為填補壕溝與刀鋒的“材料”——他們或許彼此相識,甚至一起喝過酒,跳過舞,但現在只能衣不蔽體地沖向對象,一些人拿著棍棒和農具,一些人則雙手空空,有些膽大天真的人還在期望大人們許諾的賞賜,有些人卻只能跪下來望著天空祈求上帝拯救他們,反身回去的人也不在少數,但無論是聯軍還是奧斯曼人都有督戰隊。
法蘭西的王太子小路易并不是盧布爾雅那的統帥——即便只是名義上的,他用望遠鏡看出去的時候,嚇得渾身發抖。
這簡直就是落入人間的煉獄,林地里的戰斗讓他夜不能寐,兩百人的穿刺刑讓他連白晝也不得安寧,這里有多少人在戰斗和死去?一千,三千或是一萬?他無法計數,只知道這還只是一個開端,聯軍和奧斯曼人的軍隊甚至還沒看到彼此的臉,但已經有那樣多的人死去了。
在林地里的遭遇戰已經告訴了王太子小路易真正的戰斗不會有什么開場白,騎士們不會喊出自己的名字與封號,也不會相互鞠躬,失敗的人也不會得到什么贊賞與隆重的下葬,現在他知道就連最龐大與最高尚的,對異教徒的戰爭也是骯臟和腐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