濤濤洪水已成,又如何是世家大族能夠抵擋的
而明光帝需要做的,就是穩坐釣魚臺,從中挑選他覺得合心意的“人才”,讓其入朝為官即可。
家族間的權利更替,悄無聲息。
相較于門閥森嚴,盤根錯節的世家大族,顯然這種寒門出身,沒有任何根底的寒門更好用一些。
他們為了想出頭,就不得不按明光帝的“規矩”走。
明光帝微瞇了眸子,要不是他一個男的,不太適合跟別人的媳婦碰面,他都想把顧清菱給請進來,好好聊一聊了。
不過,雖然男女有別,但他不是有李文崇嗎
李文崇套話,比他套管用多了。
瞧瞧,這才成親多久,又幫他“挖掘”了不少東西。
明光帝表示滿意,應下了大明日報廣告的事情;而李文崇呢,也露出了滿意的神情,因為他完成了顧清菱交給他的任務。
具體細節,交由戶部、翰林院協商辦理。
“大明日報打廣告怎么突然冒出了這種事”
“陛下剛剛下的旨,讓我們兩個部門好好合作,把章程給定下來。”
“可好端端的,打什么廣告啊大明日報,可是我們大明王朝的臉面,這能打廣告”
“陛下下的旨,你去找陛下說理”
“”
以前,不少人都小瞧了大明日報,覺得這玩意兒弄出來,也就跟邸報差不多。也不知道為什么要弄這個,不是有邸報了嗎有什么事情,看邸報不就行了嗎
后來,大明日報弄出來了,不僅他們這些官員可以看,天下老百姓也可以看。
因為老百姓也可以看,大明日報的畫風與邸報完全不同。
邸報文餿餿的,你要是文化水平低了,還不一定看得懂。
字里行間,唯有一字一句的解讀,才能弄明白。
所以,邸報這東西,即使普通老百姓識字,也不一定看得懂。更何況,上面還有很多生僻字,以及不用的典故在里面,更加增加了閱讀難度。
似乎,邸報除了用來傳遞消息以外,還用來“考評”大家的文化水平和閱讀能力。
但大明日報不同,大明日報直接接了地氣,用的全是白話文。
它不考察你的文化水平,它只擔心一件事情怕你看不懂。
為了讓你看明白,它們用最簡潔的,最直白的字眼,一點一點將邸報上的內容扣給你看,恨不得能塞進你的腦子里。
除此之外,遇到某些重大事件,大明日報還會從多角度,多方面,多層度解讀,盡量將謬論扼殺在了搖籃里。
如此,即使是底層官員,他不知道那些歷史典故,不清楚上官的個人偏好,但只要看大明日報,他就能搞明白邸報上講的到底是什么。大明日報還會選擇性的刊登天下信息,南來往北,讓大明底層官員及時了解到周邊地區發生了什么。
也避免了某些南邊官員不了解北邊風俗,北邊官員不了解南邊風俗,從而產生某些誤會。
還有就是,邸報只有衙門才有,一般老百姓接觸不到。
大明日報的出現,讓底層老百姓多了一個了解“大朝王朝”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