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讓你們去,自然有讓你們去的道理,九死一生固然是險境,卻也是突破的際遇。”
“你們還有問題嗎?”
長椅之上,一片沉默。
“沒有,沒有。”
巫支祁趕忙應道。
“中元大人,在下還有一個問題。”
姑射頗有一股不依不饒的意思。
“請講。”
“請問中元大人,建康的那位都城隍,是不是真的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
“不止建康,洛陽的都城隍也境況不妙,大爭之世,幾個神道中人可以穩坐釣魚臺?”
中元看著姑射:“如果你一直在謀劃那件事情,我覺得你不如等一等。”
“敢問為何?”
“答案就在玄山腹地,到時候你自己再看。”
中元看著眼前眾人。
“今日之會,到此為止,請回。”
言罷,他輕輕一敲身前玉磬。
一聲輕響,蘇徹只覺眉心之內養育而成的劍意似在不住躍動。
日月所不能照懸的神山,口銜燭火的巨龍,還有散發著幽光自玉石下翻生而出的蘭草,甚至那些漂浮在空中栩栩如生的雕像。
這一切仿佛猶如夢幻泡影一般在眼前消逝。
蘇徹眼前的最后一眼,便是中元揚起他帶著青銅面具的臉,望向懸浮于空中的那些雕像。
眼中再無萬載光陰的流逝,有的只有對往昔的懷念。
萬古興亡,千年悲笑,一時盡覽。
如果說鐘山會內都是失意人和復仇者,那中元所要復仇的對象又是何人?
一念所及,眼前卻是另外一番天地。
明月,蒼松,枯寺,寂寥之下點點蟲鳴。
幾點碧火逡巡于石柱之間,殘垣之間隱隱有幽瞳掠過。
眼前此地,分明就是自己進入山陰縣的第一處落腳點。
枯林禪寺。
這個中元,怎么將自己送到了此地?
蘇徹心中登時忐忑。
劍匣等寶物此刻都在山陰縣衙的居所,眼下若是再次遭遇那獨目木魅,卻不知道又是怎樣的下場。
澄心靜氣,望向天空之上的那一輪皓月。
蘇徹運起鼎天鈞劍之中所載的靜心秘術,將腦海之中紛亂的念頭紛紛斬殺。
斬道見我,方是劍修本色。
逡巡畏懼,又算什么男兒?
蘇徹舉目望去,回憶著記憶中此地的格局,尋找一條下山之路。
耳邊卻分明聽見有人念叨。
“秋生、文才,你們仔細小心,山陰不同我們郭北,妖物多過鬼物,此地以相法觀之,晦氣冥滅,你們要多加小心。”
“師父放心。”
“哎呀,知道了,師父。”
只見一道人頭戴通天冠,身披黃色八卦道衣,左手捏住一面銅鏡,背著一個黃色小包,領著兩個弟子一頭沖著自己這邊扎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