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公子,可是要入城么?”
大道邊上,便有衙役迎上來招呼。
南朝缺馬,胯下的良駒騙不得人,能騎著高頭大馬縱橫官道的人,非富即貴,若不在此類,那便是更惹不起的大俠巨盜。
“怎么,莫非封城了?”
蘇徹看著他們長槍大斧,強弓勁弩的架勢,恍然感覺到自己行走于和尚塬的古戰場。
門外的不是難民,是要踏碎神州的胡虜。
“沒有封城,只是入城要交十五個制錢。”
那衙役笑了笑:“這清平世界,海晏河清的,我們怎么會封城呢?”
“我從建康來,這是怎么回事?”
蘇徹向著旁邊指了指。
“唉,三年旱三年澇的,常有的事。”
蘇徹從袖中摸出一把銅錢,輕輕往地上一拋,他神念加持之下,三十枚銅錢穩穩的立在地上,一枚枚摞在一起。
“公子好手段。”
那衙役將銅錢撈起,示意周圍的人放行。
這些手段不過是攔著沒錢的難民不讓他們入城罷了,攔不住那些有家私的。
蘇徹一夾馬腹,進了城中。
天空之上勾動陰氣的,是百姓們的怨氣。天人感應本來就是修行人之所以可以修行的根本。
長生真人顯化神通可以天地變色,萬千生民之怨氣沸騰,自然會影響天地。
時間短,不過是陰氣顯化,時間久了,甚至會有陰物和妖魔隨之化生,禍亂一方。
所以上古圣王才有“順天應人”的說法。
實在是天心可以引動民心,民意可以轉為天意。
天安縣內的街道,遠比郭北、山陰兩縣繁華的多。其實平心而論,黃天道首與中元等人升起的這塊慈州,著實算是一塊福地。
水土豐美,田地肥沃,因為山水布置錯落有致,便是天災都比別的地方少上很多。除了郭北和山陰因為等于建在妖魔窩里,其他各縣都是典型的魚米之鄉。
農為百業之本,有了糧食,自然就有百業興旺。天安縣坐落于慈州通往建康的官道旁,也是慈州的糧食輸往其他地方的主要商路,實在是當得起物阜民豐四個字。
“兩位是從建康來的吧?”一個小二招呼道:“真是好馬。兩位別讓外面那些人攪擾了興致,咱們天安平安得很。”
蘇徹與陸柏一進城中,便有小二來招攬生意,這個說我家的酒好床軟,那個說我家的馬料不收銀錢,他說自己家的姑娘又白又潤,你說自己家的菜式堪稱慈州一絕。
城內的繁華與城外的蕭條儼然是兩個極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蘇徹沒有理會這些人,帶著陸柏直向城中而去。
緹騎在天安縣安插有耳目,開了一處綢緞鋪子作為偽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