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徹看著史赤豹。
“封城這一招,怎么看都是下策。”
蘇徹以為過猶不及,這次的目標是天安縣城隍,不是天安縣上上下下以及城外的災民。
真的激起民變,那就是一場大風波。
眼下這個“三陽劫至”的當口,可不能再添變數了。
“兄弟,你有所不知。”史赤豹道:“我其實只是封他六個時辰,六個時辰以后,我開一個城門供人進出。至于外面的粥棚,只要有糧食,出不了什么岔子。”
蘇徹點了點頭,史赤豹這句話倒是沒有錯。對于從慈州各地陸續趕過來的災民們來說,天安縣并不是終點,不過是他們的中轉站。
他們要去建康、去江州。
有口熱粥緩一緩臟腑,還是要接著上路的。
“提刑大人封的……”蘇徹想了想:“其實是人心。”
“不錯,就是要讓天安縣內人心惶惶。”
史赤豹看著蘇徹:“神以信為基,人心一亂,人間香火就亂。”
神以信為基。
蘇徹琢磨了一下史赤豹話里的意思。
神道修行,根基是人間香火,再往細劃分,那便是人心的信力。可以說神祇的修為同信眾彼此勾連。
所以到了王朝末世的時候,人心動蕩,也是各路神祇最容易出事的時候。舊的神明失去了信仰的依托,新的神明找到了借機而起的機會。
紛亂的人心思潮,便是神祇們爭奪的舞臺。
天安縣城隍,說來說去,他的信仰核心就在天安縣百姓之中。
現在的史赤豹,就是在這個時候人為的制造變亂,引起人心動蕩,借此窺探天安縣城隍的虛實。
“這是第一步棋。”
史赤豹看著蘇徹。
“然后便是第二步棋。”
慈州提刑千戶從袖中抽出一份名單。
蘇徹接過來看了看上面的名字。
“這些人是……”
“都是他的核心信徒。”
這份名單上的名字,囊括了城隍廟的廟祝、幾個曾經捐資修繕城隍廟的鄉紳、還有些經常組織人去城隍廟參拜的香頭。
這些人對于天安縣城隍,有的是真的虔信,有的不過是彼此交易。
但是這些人隱隱約約組成了一張大網,他們都是這張網上的重要節點。
“我已經讓下面的人把這些人都請走了。”
史赤豹展現出了他作為老牌緹騎的狠辣手腕,到底是一層層打熬出來的人物。
“這些人一走,他就是想安撫人心也沒法安撫。”
“然后就是第三步。”
史赤豹看著蘇徹:“到時候就麻煩老弟同我一起出手,讓他認罪伏誅。”
“我想他不會就這樣坐以待斃。”
蘇徹看著史赤豹。
“若只是封城,他可能還要花上半個時辰才能想明白要對付的是誰。將他的廟祝、核心信徒盡數弄走,他一定會有所反應的。”
“所以還是要以快打慢。”
史赤豹看著蘇徹:“還請老弟先去城隍廟,會一會這位入魔的城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