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對東西青年,中美組合,自然是袁滿和彼得·帕克。
袁滿教授的中國功夫也很明顯了,波紋氣功。
名義上是作為彼得提供住處、贈送戰衣以及幫忙修理戰衣的報酬,其實就是想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彼得,為他多提供一份保障。
熟悉袁滿的都知道,他對于好人一向都很大方,彼得·帕克就屬于袁滿心中比較標準的好人模板——善良、有實力、有責任心、有正義感、勇于犧牲。
對于這樣的人,袁滿會主動予以方便,必要的時候當一把懸崖下或者戒指里的老爺爺也未嘗不可。
因為他希望這樣的好人能好好地活著,繼續美好下去,有他們在世界也會一并變得美好。
所以,他主動提出傳授彼得“波紋氣功”,讓他變得更加“小強”。
作為“交換條件”的修理戰衣其實也是一種幫助。
這個世界沒有托尼·史塔克,彼得也沒有從托尼那里學到什么,他能有今天全靠他自己。
這里不討論技術力的高低,只說作品本身。
托尼的作品和彼得的作品不可能完全相同,而這其中的不同便是彼得的學習的機會。就算他不去刻意解析托尼的技術,在修復的過程中他的思路,他的視野都會被拓寬。
這對于一個天才,一個科學家來說才是最重要的東西。
袁滿有理由相信,要不了多久,蜘蛛俠的下一代戰衣就會面世。
或許有人會說,袁滿付出了這么多,只是為了騙吃騙喝明顯是虧了,但袁老爺本就不是在意這種得失的人。
況且,這筆交易,未必真的虧了。
蜘蛛俠彼得·帕克活下來了,而且會好好地活著。
袁滿不計回報的付出,也贏得了他的友誼,說不定在未來的某個時候這份情誼能派上大用場。
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嗎?
算得清的債務都不難還,因為總有還清的一天。真正難以償還的是算不清的債,比如人情債。
當然,袁滿肯定不會想那么多。
有時間費那個腦子,不如想想怎么征服彼得還有他家人的胃。
昨天已經把牛逼吹出去了,今天要是兜不住,臉就丟大了,怎么著也得比左宗棠雞好吃,雖然袁老爺并沒有吃過。
要不要先去買一份嘗嘗,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中國人喜歡吃的東西未必合美國佬的胃口。
這么想著的袁滿,就近照了一家中餐館,在門前駐留,
就在這時,他的余光瞥見了一個人。
一個男人。
微卷頭發沒怎么搭理,微微翹起,同樣是棕色的眼眸左顧右盼,和自己差不多的身高,還有遠遠凌駕于普通人,壓倒性的生命活力。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和彼得·帕克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