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道長邀請眾人入觀禮席,召來小道童斟茶添水。
而現場的氣氛也十分沉悶,青陽道長多次開口,想要帶動氛圍,也都只是回應寥寥。
方圓喝著茶,時不時的回應青陽道長兩句,倒也沒感覺有什么不自在的。
這樣的尷尬氣氛一直持續到正午,當代丹真觀觀主青風道長出現方才結束。
只見青風道長微笑著緩緩走到院落,拱手對四方微微施禮,
“感謝諸位道友百忙之中能抽空前來。”
“青風道友言重了。”
“能受邀觀禮,我等倍感榮幸。”
眾道人紛紛回應,情感倒也真誠。
畢竟丹真觀和別的外丹道道場不同,他們終其一生只研究一種丹藥,每六十年方才開爐一次。
這基本上就等同于每任觀主一生只煉一次丹。
那么有人可能就會問了:
一生只煉一次丹,沒有實踐練習,積累經驗,不怕這僅有的一次煉丹失敗嗎?
哈哈,外行了吧。
這道門有一術法,名曰“大夢術”,源自《莊子?齊物論》中“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覺而后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后知此其大夢也”。
大概意思就是“生為大夢,死為大覺”。
丹真觀的真修門均以此術法構筑“夢境”,于夢境中煉丹,積累經驗。
所以,別看丹真觀真修六十年開一次爐,就覺得人家沒經驗。
事實上丹真觀每次主持開爐的真修,皆是磨劍百年的外丹道大師。
即便是有外丹派祖庭之稱的閣皂山,也不敢有絲毫輕視。
……
青風道長緩緩走到庭園中央,早已設置好的法壇。
面對銅爐,他凝神、凈手、焚香、禱告。
一套流程下來,讓青風道長整個人都充斥著一股自然質樸的氣質。
這大概就是小說里寫得玄妙的“道韻”吧。
事實上就算普通人,虔誠的做完這一套流程,也會流露出所謂的“道韻”。
大概原理可以用心理學中行為暗示與催眠相關的知識來解釋。
不過青風道長接下的行為,就不是科學,或者說淺顯科學能夠解釋的了。
只見他拿出符箓,嘴里念念有詞了一會兒,然后踩著玄妙的步伐,圍繞丹爐轉了起來。
他每走幾步,都會捏不同的手印,念不同的口訣,向丹爐的八卦風門打入不同的符箓。
方圓看不懂,白君君也看不懂。
事實上在場能真正看懂的人不多,青陽道長算一個,閣皂山的丹霞道長算一個,而上清宮的那位道長,只能算半個。
……
一整套繁瑣的流程下來,時間已將近下午四點。
期間大部分時間都是看青風道長念誦經文,禱告祖師等等。
只有很少一部分時間是具備觀賞性的。
方圓忍不住打了個呵欠。
青風道長轉身,朝四方執禮,
“感謝諸位道友的觀禮,齋飯已經備好,煩請請諸位道友移步后堂。”
“多謝青風道友。”
“清風道友客氣了。”
“感謝青風觀主。”
一眾道人相繼起身回禮。
“大侄子,我們要不要吃?”
白君君低頭湊到方圓耳邊,小聲問道。
方圓不想吃,于是湊到白君君的耳邊,
“我不太想吃,我想下山吃自助,以我現在的狀態,絕對能回本。”
“好,咱們下山吃自助。”
白君君很開心的同意了方圓的提議。
于是兩人起身,先是向青風道長和青陽道長表達了觀禮邀請的感謝,然后才提出告辭。
青風和青陽兩位道長出演挽留,沒成功,于是青風道長只好讓青陽道長代為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