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更深了。江小寒緩緩吐出一口濁氣,從奇妙的幻象中清醒過來。
左肩的傷好了許多,已經不怎么痛了。他湊到燭火邊看了看,那塊“枯死”的肌膚正在緩緩重現原本的模樣。
江小寒心中一塊大石頭落了下來,既輕松又興奮。他將地上的如意真經撿起來,小心地放到桌上。這本破破爛爛,毫不起眼的書,竟真的是一件寶物。
江小寒鄭重地將書頁整理好,再次翻開到“流云訣”那一頁。除了那段心訣,還有一大段的文字。江小寒就著燭火,緩慢地念了起來:
吾七歲始學幻術,走遍名山大川,遍訪能人逸士,于十五歲學得無數玄妙神通。自此方知氣脈之道,艱深奧妙,遠非世人所想。吾回顧所學,將氣脈神通分為九層境界:凝氣成形、實則虛之、虛則實之、幻化陰陽、相生相克、境由心生、萬法歸一、大象無形、須彌芥子。
吾窮盡十數年,終于到達大象無形之境。然,修為越深,神通越多,心魔也越重。
二十有五,與林乘風一戰,心魔難當,終究功虧一簣。吾自此遠走天涯,隱居深山。所幸天不棄吾,終于領悟流云訣,盡除心魔。
氣脈之體,稟賦異常。修習幻術神通,更加令人心性浮動。流云訣二十四句,無他,唯清凈心性,驅邪祛魔之道。然,流云訣之于氣脈之人,如內功心法之于地脈、玄脈武者。后來人切不可為神妙幻術所迷,當潛心領悟此心訣。切記切記……
江小寒反復讀了兩遍,心中頓時豁然開朗。這篇卓安如寫的傳記,清楚地記載了當年他領悟流云訣的前因后果。
想起自己剛剛得到如意真經的時候,的確被后面各種各樣的幻術所迷,江小寒便有些臉紅。想不到一切全在卓安如的料想當中。
他讀著卓安如的文字,仿佛看到那個俊逸不凡、瀟灑如仙的人,就站在自己的面前,對自己諄諄教誨。
已經是后半夜了,江小寒卻是睡意全無。他心潮澎湃,激動莫名。各門各派的弟子都會修煉心訣功法,以此與外功招式相配。而氣脈的心訣,顯然就是這一篇流云訣了!
不僅如此,流云訣之后,還有氣脈九境的詳文。江小寒從前根本沒有認真看過,此刻領悟了如意真經的玄奧之后,更覺這篇總綱實乃博大精深。
他精神一震,細細翻看。然而,除了前三層境界——凝氣成形、實則虛之、虛則實之——能看得懂之外,到第四境幻化陰陽,便顯得有些深奧難懂了。
江小寒憑借悟性以及刻苦訓練,無師自通達到第三境。然而從未接受正規的教導,對于武學玄理一竅不通的缺陷,終究令他始終難以跨入第四境的大門。
江小寒冥想一夜,始終沒有明白第四境之下,那短短的幾行文字到底是什么意思。眼看著天光大亮,他只好將真經仔細收好,活動了一下肩膀,確信傷已好了大半。
陽光從窗縫間射進屋里,江小寒想起昨天慕容府那老仆的囑咐,趕忙將夜行衣脫了,換上昨天那件青布短衫,打扮得整整齊齊。又簡單收拾了一個小包袱,將如意真經妥帖地放在了包袱里面,匆匆出門而去。
趕到慕容府時,已經是日上三竿。江小寒跑出了一身汗,對守門的侍衛說明了身份。院子里的家奴將側邊角門開了,放他進來,也不多說,轉身就回了門房。
這條路昨天那老仆已經帶著他走了一遍,但七拐八繞,江小寒早就忘了個一干二凈,只好依稀按著方向走過去。
走了沒多遠,路過一間小院,隱約聽見有人說話。江小寒轉頭看去,恰好看見慕容哲和姜戎。慕容哲身后站著那位身穿紅白長裙,名叫合歡的女子。而在他們面前的地上,躺著一排尸體,以白布遮蓋。江小寒心頭一跳,一下子就猜到這些尸體必然是昨日在魏公山中伏身亡的侍衛。
他沒有聽到之前幾人的談話,也不知道姜戎到底查到了什么。便不由自主地站住了腳步,只聽姜戎說道:“我查過了,這七人中,除了被利箭射死的三人,其余四人的致命傷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