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秋高氣爽,康寧宮的桂花又香甜膩人。
午后,紫太后吩咐婢女音兒,去淑怡宮傳話淑貴妃、肖德妃,共商皇帝選秀之事。
半響,兩位貴妃裊裊娜娜而來。
后宮總管太監鐘良道:“啟稟太后、這次大選人數十八人,京都官家小姐二人,共計秀女二十人。”
紫太后道:“噢,人數不少,二十人,才貌人品如何?畫冊呢,哀家先瞧瞧。”
鐘良道:“太后請閱,這是所有秀女們的畫冊。其中有三人,奴才覺得資質不凡!”
紫太后瞄了一眼,沒說什么。
淑貴妃笑道:“母后,兒臣幫你參謀參謀。”
肖德妃道:“是的是的,貴妃姐姐眼光獨到,臣妾自嘆不如”。
紫太后道:“哀家,也只是說個痛快而已,最終的拍版權,且待皇帝自個定吧。”
太監鐘良道:“二位娘娘眼光極好了,您們先看看,這里邊是否有不凡的美人。”
紫太后道:“好,你倆先選一遍,再給哀家過目。”
三人在康寧宮一番對比下來,總的留下了16人。
次日,皇帝自己只定下了三人。
其中有長像酷似惠妃的漠北瑤光縣的民間女子木子妮。
江南府府臺堯真全大人的千金堯琪兒。
平西武啟笙將軍的女兒武思媛。
這三位美人一入宮,堯琪兒深得紫太后的喜歡,而皇帝更鐘情于那個民女木子妮。
首夜,明景帝便寵幸了木子妮,他瞧著木子妮烏黑發亮的眸子,總念叨,笑笑兒,笑笑兒……弄得木子妮不知何故,只得一直面帶笑容,笑得臉皮發僵。
次日,皇帝便封了木子妮為僖貴人,住進霓虹宮左側的靈秀宮。
翌日,御花園邊的漪瀾湖邊的涼亭里。湯首輔與皇帝下知在聊什么,兩人談笑風聲。亭子里伺候主子的兩個宮女機靈如貓,頻頻添茶續水。
只聽湯首輔說:皇上,臣惶恐。皇上這個安排,微臣真的是萬萬不敢接受。”
霎時,翠衣婢女道:“皇上,皇太后駕到。”
明景帝抬頭,看見御花園里的牡丹路口,紫太后正悠閑地走過來。
“微臣湯思澤拜見太后娘娘。”
明景帝:“參見母后,朕今日召湯愛卿入宮,有一喜事相商。嗯,還未取得母后鳳旨,兒臣本想晚些時辰去給您請旨的,可喜,母子連心啊”。
紫太后一看,這有謀有勇的湯首輔竟然如此俊朗年輕,不由得暗暗稱贊。
“湯大人今年貴庚,可有家室?”
明景帝.:“哈哈哈,母后這是何意?”
紫太后道笑問:“哀家不過是關愛臣工罷了。”
“母后,朕也有此想法,不過愛卿他還未應承。”
皇帝繞到紫太后身邊,一翻悄然耳語。
只見皇太后眼里升起大贊之悅,高興得連頭上戴的鑲金珠翠也搖曳生姿。
紫太后道:“哀家郡主花容月貌,湯大人還能拒絕了哀家的賜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