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蕭文明覺得戴松這樣的銳氣,在如今這個大齊朝實在是太少見了,要是假以時日戴松變得像他爹那樣,穩健而又醇厚,那也就罷了,可萬一被各種人、各種事磨光了棱角,變得圓滑世故、不思進取,那可真是一場巨大的悲劇。
蕭文明不敢多想,見自己略一遲疑,戴松離開自己的距離又遠了一些,便趕緊招呼手下的蕭家軍,再次快馬加鞭,向前突進過去。
隨著行動的繼續,蕭文明碰到的黑旗軍的潰兵也是越來越多,他們的說辭是一樣的,也是說遇到了一支騎兵不講理的沖鋒,自己抵敵不住便潰敗了下來。
除此之外,蕭文明又多問了一個問題“這回領軍頭領,是不是李全到底帶了多少人過來”
面對死亡的威脅,被問話者不敢說謊,承認道“的確是李全大哥帶的隊不錯。至于人數嘛我也不知道,但是看出發的時候少說也有六七千人,所以咱們就虛張聲勢說有兩萬多人,其實人并沒有那么多”
六千多人的軍力就敢自稱兩萬人
其實李全還是比較低調的。
中國古代,別說是中國古代的,就是任何國家的古代時期,對于兵力上的夸張程度都幾乎是在賽跑著比誰夸張。
有些撮爾小國,有三四千人的械斗,就敢吹成雙方各有十萬兵馬展開了決定天下命運的大戰
至于中國古代,那可就要低調多了,三國演義里的曹丞相帶領三十萬北方兵南下赤壁,自稱八十三萬,還被對手嘲諷了幾句,李全五千人的隊伍只不過夸張了一倍多一些,倒也還算實誠
不過六千多人的兵力也不算少了。
戴松畢竟是少年將軍,難保沒有貪功冒進的毛病,連續的勝利,南面會讓他上了頭。
對于戴家親兵的戰斗力,蕭文明并不懷疑,可就怕他們一不小心被黑旗軍團團圍住,而臨時投靠過來的那些個屯田兵,根本就沒有什么戰斗力戴松的步伐,他們追都追不上來,更別人說是在關鍵時候施以援手了。
蕭文明不敢怠慢,趕緊快馬加鞭,繼續去追戴松。
就這樣又追出兩三里地,舉頭望去,忽然瞧見作為目標的黑旗軍的那一團火焰,不知何時分成了兩團。
什么是火
火就是一團“熵”的集合,是無數高能等離子體的躍動,從本質上來講,世界上所有的火都沒有大的區別。
可不管本質怎樣,眼前這兩團火的顏色就大不相同,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