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蕭文明這樣的人留在世間,無疑是養虎遺患、后患無窮啊
不能不說,馮天羽的確是有些才能,他出的也確實是一個很好的主意。
然而這時的金密狄卻一點戰意都沒有,擺出的理由也很充分,不同蕭文明交戰是達多的意思,他又有什么辦法
然而馮天羽還在苦苦相勸,勸到最后,就連金密狄都煩了,用戎羌話大罵了幾句,馮天羽這才再次確認了自己寄人籬下的事實,終于是閉上了嘴,搖著頭退了下去。
沒了馮天羽給金密狄出謀劃策,蕭文明說服金密狄便又多了幾分勝算和底氣“王子殿下不通,我動手是對的,我不是你們的敵人。那誰是你們的敵人就是那姓董的叫董鴻儒的你們不是說要替達利可汗報仇嗎董鴻儒就是兇手,我敢拍著胸脯保證,你們要是不信,想要證據,我現在一時半會兒拿不出,但只要給我十天半個月,便能將確鑿的鐵證擺在你們的面前”
其實這時蕭文明自己也搞錯了。
話說戎羌各部落,是真的想替達利可汗報仇嗎
未必。
達利可汗之死的確重要,但也或許不過是一個極好的理由而已一個侵略中原的極好的理由至于要不要替他報仇,實際上并不重要。
就好像努爾哈赤反明的所謂“七大恨”說得是信誓旦旦,可基本就是純屬子虛烏有,不要說后世的歷史學家了,就是當時的熊廷弼、袁崇煥等人,也對其進行過徹底的駁斥。
因此蕭文明的話,金密狄并沒有聽在心里。
并且這時候,馮天羽又出來說話了“王子留心了,蕭爵爺使得這可是離間之計,咱們不能上他的當。”
這句話說不說的,其實也就這么回事兒,金密狄今天并沒有同蕭文明交戰的魄力和決心,更沒有做出其他任何決定的魄力和決心,他只要把話帶到,就已經算是完成任務了。
因此金密狄把手一擺,繼續用漢語對蕭文明說道“達多王爺讓我帶的話,蕭爵爺已經聽到了。今日我就走了,今后還有相見的機會,就盼著不是在你死我活的戰場上。”
說罷,金密狄一撥馬頭,便帶領著手下千余戎羌騎士,宛若狂風驟雨一般,向北奔馳而去,行動極其迅速,幾乎就只在眨眼之間。
光這一次撤離,又給蕭文明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