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耗戰是沒有贏家的。
輸的人固然全軍覆沒,贏的人也是比元氣大傷,所謂殺敵一千便會自損八百。
但是贏了總比輸要好,就算知道迎接自己的或許只是一場慘勝,但是蕭文明也不敢有絲毫的放松。
要知道,戎羌人只知道殺戮,沒有一點戰場上的競技精神,只要敵人一露出任何一個破綻,他們便會乘機死纏爛打,絕不給你翻盤的機會。以至于屠殺俘虜,在他們眼里都不是什么難以接受的事,反而可以消耗對手的戰爭潛力。
就這樣,廝殺正在延續,而蕭家軍的傷亡則在不斷出現,已有七八具蕭家軍子弟的尸體,被從前線抬了出來。
這幾個人蕭文明都認識,都是最忠勇的漢子,都是因為沖在了最前面,才會先走一步戰死沙場的
戎羌的傷亡當然也不會少,他們步戰的戰術可沒有蕭家軍那樣精良,裝備也很落后,被砍傷、砍死的,已經有百十來個人了。
或許他們也不會意料到,原本今天不過是想進行一次輕松的搶劫活動,到頭來卻會進入一部殘忍而又高效的人肉攪拌機
然而這種程度的傷亡仍舊是在戎羌的接受范圍之內的,想要讓他們士氣崩潰而潰敗逃走,可并沒有那么容易。
開始一場戰斗容易結束,一場戰斗卻十分困難。
尤其是以勝利的姿態就是一場戰斗,更是難上加難。
眼看著這一場仗就要變成一場爛仗,這時又有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傳到了蕭文明的耳中“少爺,咱們東南方向,忽然來了一只人馬,該怎么辦”
蕭文明聽了這話,腦袋都快炸了。
雖然戎羌的方向是在西北,與東南的方向可謂南轅北轍,但是騎兵最大的優勢并非是騎坐在馬上的戰斗力或者沖擊力,而是可以通過軍馬進行快速、長距離機動的靈活性。
在戰斗中,一支騎兵迂回二三十里,攻擊敵人的軟肋都是常規操作;在戰役層面,上百里的機動突襲,都是十分常見的;甚至有中國古代,霍去病、李靖、鞠文泰這種名將,率領精銳騎兵進行上千里的戰略迂回的先例。
這時的蕭文明已經認定這支突然出現在東南方向的隊伍,十有又是戎羌的騎兵,為什么不可能是中南的軍隊
因為潼關前后的屯田兵都已經被蕭文明意圖形成人數上的優勢,全部收入到了潼關底下,在客觀條件上他們不可能繞過整個戰場而突然出現在后方,在心理上他們也沒有借過這一場大戰的決心。
這時的蕭文明已經幾乎被逼入了絕境,就是咬碎了鋼牙,也沒法作出任何有針對性的決定了他手上的兵力就這么多,并且已經陷入了苦戰,再來一支戎羌隊伍,他死活是不可能對付得了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